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關於“父子情”,

很多人都是從童年時期的崇拜,到少年時期的憎恨,最後到成年時的理解,

反應過來了卻為時已晚,悔恨在心。

一部根據英國詩人布萊克·莫里森自傳改變的電影,

講述了這一段親情——

《崎路父子情》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詩人布萊克·莫里森曾對媒體說:

從來沒有想過要寫一本關於父親的書,可是在他病危時,看著躺在床上的他,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震驚。

那段時間開始每天寫日記來排遣心中的煩惱。在這過程中,回憶起了許多與父親的往事。

後來別人看到這本日記的時候說:“也許大家都會感興趣”,所以才整理成一本自傳。

因為這樣不經意的創作,沒有華麗的詞句,沒有浮誇的修飾,

只是發自內心的日記,才讓文字呈現出真實生活帶來的震撼力量。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40歲的布萊克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有自己的美滿家庭。

當得知父親亞瑟被診斷患有癌症時,且隨時可能去世,

布萊克便決定回家陪伴父親,也是為了幫母親分擔壓力。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看到躺在病床上沒有精神的父親,

布萊克的回憶被打開,往日的事情都在腦海中出現。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只要是與父親相關,無論是愉快的、還是憤怒的往事,都突然變得清晰。

童年的時候,父親就是自己的偶像,讓人崇拜不已。

為了能夠準時帶自己去看一場賽車比賽,開車的父親違反交通,撒謊是會員走快捷通道。

在童年時期的布萊克眼裡,父親就是超人,無所不能。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很多人在同年時期,除了害怕父親的嚴厲,大多數都是崇拜。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總是會解決。

但是有一件事情,從小就在布萊克的心裡紮根。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布萊克發現自己的父親與姨媽之間有曖昧,甚至懷疑姨媽的女兒就是父親的私生女。

到了少年,青春的荷爾蒙不斷滋長,布萊克也有了自己喜歡的女孩,也開始與父親有了矛盾。

在和父親去旅行的路上,父子兩個一路有說有笑,也有矛盾。

他們準備在河邊露營,但是還沒開始紮營,就下了大雨。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在父親的堅持下,還是搭好了帳篷,

不過第二天醒來時卻發現自己睡在水裡。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旅行還是要繼續,父親在海邊教布萊克開車,

兩個人在空曠的沙灘上盡情飆車,此時布萊克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和感激。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親人的好總是容易被忘記,記憶深刻的永遠是那些不足味道的不愉快。

曾經父親在自己喜歡的女孩面前開自己的玩笑,這讓布萊克一直都銘記在心,還跟父親起了衝突。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父親當時並沒有惡意,只是有些自我。

最重要的是他們缺少一個

平等坦誠的溝通。

少年時期發生的不愉快一直印象深刻,甚至自己有了家庭,也無法對父親做到徹底的釋懷。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最終父親去世了,布萊克在葬禮上見到了曾經與父親曖昧的姨媽,

他還是按耐不住自己情緒,向姨媽詢問了當年的她與父親曖昧關係的真相。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姨媽說:自己很感謝布萊克父親在那幾年的陪伴,幫她度過了人生中最難熬的階段。

至於曖昧關係,姨媽拒絕說出來,因為她認為那是自己與老布萊克的

私人回憶,只希望自己保存。

葬禮之後,姨媽和女兒準備離開時,他們兩人擁抱在了一起。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這一個擁抱,徹底

打碎了布萊克在童年時期就有的內心芥蒂,

原來自己的在意多年的事情,並不是什麼深仇大恨。

原來這麼久以來,這一件事情始終讓自己無法原諒父親,直到他去世之前,仍然記恨在心。


能夠陪伴自己一生的父子情,別讓自己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布萊克撕心裂肺的哭了出來,感到自己可笑、愚蠢。

在自己有能力去照顧和陪伴父親時,反而與父親漸行漸遠,

到最後,只剩下了悔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