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十年電商快遞訂單進入10億時代

“雙11”十年電商快遞訂單進入10億時代

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佈數據顯示,11月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按照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總人口數,相當於每人將收到一份“雙11”快遞包裹。

“雙11”電商購物狂歡節之後,快遞爆倉歷來是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的一塊心病。今年已經是第十個“雙11”購物狂歡節,也是對電商快遞的第十次大考。

11月13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幾大網絡搜索、社交平臺檢索關鍵字“快遞爆倉”,發現各地出現快遞爆倉的消息較往年少了很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會專家委員解筱文告訴記者,經過10年發展,“雙11”已成為全球商業盛宴和中國快遞物流的“春運”時期。10年來,倒逼快遞物流業加速發展,促使快遞企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優化效率、提高質量、挑戰極限,推動了專業化、市場化、規模化、智能化發展。

大面積爆倉成過去式

劉玥是一位北漂的都市白領,每年“雙11”她都會在電商平臺購買商品。“13號已經收到了五六個(快遞),還有一半沒收到。”劉玥說,“速度還行,但是晚上去豐巢快遞櫃取快遞的時候要排隊。”

來自菜鳥物流的數據顯示,11月13日14時左右,“2018天貓雙11”的第1億個包裹已經送達,比去年提速約5小時,比5年前提速6天半。2013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第一次突破1億件,當年送達這1億個包裹花了9天。

2009年,阿里巴巴集團現任首席執行官張勇打造了第一個光棍節促銷活動,也就是後來的“雙11”購物狂歡節。

張勇無疑是成功的,2010年“天貓雙11”的銷售額從5200萬元猛增到9.36億元,到今年已增長至2135億元。

“天貓雙11”的成功刺激著整個電商行業的玩家逐步加入這場購物狂歡,如今“雙11”購物狂歡節已經徹底替代了光棍節,京東、蘇寧、唯品會、國美等電商平臺都參與分羹。根據工信部數據,從全網電商成交額來看,2010~2018年分別為11億元、70億元、251億元、450億元、805 億元、1229億元、1770億元、2540億元和3143億元。

各大電商不斷刷新的交易量,讓整個快遞物流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從國家郵政局查詢歷史數據可知,2010年“雙11”期間全行業快遞處理單量為0.1億件,從2011年到2013年持續保持3位數以上增長,並且在2013年突破億件時代,達到了3.46億件。隨之而來的是,全國範圍內出現快遞中轉站爆倉、包裹堆積如山、快遞員加班加點送快遞、消費者遲遲收不到購買的商品等情況。

為了應對一年一度的“雙11”洪峰大考,民營快遞企業紛紛加快投入和建設,希望能分享電商帶來的紅利。2013年5月,由阿里牽頭的菜鳥網絡正式亮相,順豐速運、三通一達、宅急送、匯通等機構共同出資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項目。另一方面是以京東、蘇寧、唯品會等為代表的電商,先後發力自建物流體系。

今年11月14日,在武漢工作的許蝶告訴記者,“雙11”在京東下單的幾個包裹已經全部收到。京東方面告訴記者,截至11月11日24點,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訂單中超過90%實現了當日達或次日達。

鋪設物流網絡

2013年,唯品會成立品駿快遞,現有六大倉儲中心,分佈在遼寧、天津、廣東、江蘇、四川、湖北。截至2018年6月30日,唯品會擁有在西安、貴陽、昆明、濟南、福州、瀋陽、南寧等地的15個前置倉,倉儲物流總面積達290萬平方米,擁有3900個自營配送站點,自有快遞員3萬多名,以及多條公路(幹線)運輸線,還與各大航空公司戰略合作、配備專屬艙位的航空貨運,已建立覆蓋全國縣、鄉鎮自營配送點為一體的倉儲、運輸配送體系及倉庫、運輸團隊。

“實行全自營物流體系,一方面可以節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全直營的模式也能保證服務質量,確保產品在供應鏈環節、運輸環節全程可追溯。”唯品會方面對本報記者道出了自建物流的原因。

以家電零售連鎖起家的蘇寧對物流的探索始於1997年,蘇寧轉型新零售之後又收購了天天快遞。截至2018年9月末,蘇寧物流及天天快遞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約799萬平方米,擁有快遞網點25894個,物流網絡覆蓋全國352個地級城市、2910個區縣城市。今年1~9月蘇寧物流社會化業務營業收入(不含天天快遞)同比增長73.17%。

京東是電商界的異類,2007年拿到1000萬美元投資的京東商城選擇投資物流,當時很多同行都無法理解這一決定。劉強東的理由是全年72%的客戶投訴來自於物流,當時整個中國的物流行業都面臨低效運行、服務意識差的問題。

面對質疑,京東堅持建大量的物流中心和信息系統。如今京東物流在全國範圍內擁有超過500個大型倉庫,運營了14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物流基礎設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京東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網絡已實現大陸行政區縣100%覆蓋,自營配送服務覆蓋了全國99%的人口,90%以上的訂單24小時送達,57%的訂單是在12小時之內送達。

2013年菜鳥成立之初,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就說:“不會搶快遞公司的生意,阿里是永遠不會做快遞的。”阿里選擇了合縱連橫的方式,一方面通過菜鳥網絡打通與“三通一達”的合作,一方面通過對百世快遞、日日順、運滿滿、點我達、芝麻開門等物流公司的投資,逐漸建立了涵蓋跨境、倉配、農村、末端培訓的全網物流鏈條。

建立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體系還只是第一步,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了中國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去年我國快遞量超過400億件,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今年1~8月份,全國快遞量已經超過300億件。”上海郵政管理局局長周德剛說道。

京東方面告訴記者:“‘爆倉’問題越來越少,一方面是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另一方面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驅動下,倉運配全鏈路逐步實現智能化、數字化,智能網絡佈局、倉儲管理、運輸路由規劃、終端配送規劃等,使得龐大的物流網絡得以有序、高效地運轉。”

物流網絡智能化

新技術正在不斷賦能物流網絡,以平滑進入日處理10億件快遞時代。

在上海市嘉定區的亞洲一號京東無人倉中,本報記者看到了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智能搬運機器人在不停地運轉,只有少數的技術人員在倉中進行監控,從入庫、存儲,到包裝、分揀,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和無人化。

今年“雙11”期間,京東方面表示,京東物流繼續通過實施四色標籤、通途計劃等多種特色計劃,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靈活高效生產,確保訂單按時間優先級有序分揀配送,保證消費者“早下單早收貨”。

繼馬雲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宣佈阿里將投入上千億元幫助菜鳥網絡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絡之後,菜鳥網絡在物流數字化和智能化方面佈局動作頻出。

位於江蘇無錫的菜鳥IoT(物聯網)未來園區,近3萬平方米的機器人智能倉庫庫區內,約700臺機器人形成一個繁忙的智能運輸和工作系統。它們通體藍色,會互相避讓,能自己充電。這些“小藍人”有的負責帶著訂單箱,自己趕到貨架指定區揀貨;有的負責帶著移動貨架,自己去找到訂單箱裝貨。

“傳統倉庫,是人拉著揀貨車在巷道穿行尋找商品,效率低下且工作強度高。暢銷品領域揀貨密集度高,機器人倉庫用的是‘車到人’解決方案。”菜鳥網絡高級物流專家楊競介紹道。

在唯品會西南物流中心已經建成了蜂巢全自動集貨緩存系統。唯品會方面告訴記者:“全區合計2.75萬平方米,總計52個巷道的貨到人系統,配置了近1萬多個貨位、百餘臺巷道穿梭車,存儲能力為42萬個料箱,出入倉峰值可以達到53000料箱/小時,整個集貨環節實現無人化作業。”

據菜鳥網絡雲快倉事業部總經理、“雙11”項目副總指揮孫建介紹,智能物流骨幹網協同、IoT戰略升級將為“雙11”全面提速。菜鳥網絡分撥機器人圓通轉運中心日前在杭州正式啟用,高峰時段機器人每天可分揀超50萬個包裹。

不過今年仍有一些快遞中轉倉、高校快遞派送點出現了“爆倉”的問題。解筱文認為,局部情況下的小範圍爆倉,不會影響整個電商物流的良好態勢。涉及企業應該強化自身能力建設,提高應急保障能力。“電商快遞業下一階段將面臨綠色發展、技術革命和企業重構三個方面挑戰。”

另外,生鮮電商被看作是電商行業最後的藍海,今年“雙11”在其他品類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生鮮電商貢獻了不少的交易額。京東集團副總裁、大快消事業群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告訴記者:“對於一些短保(保質期較短)商品,京東無界工廠計劃會把我們的倉儲開到工廠裡面,減少中間供應鏈的環節。明年京東有很多生鮮短保產品會到源頭插旗。”在業內看來,常溫、冷藏、冷凍三溫倉庫及冷鏈網絡建設也會是未來幾年競爭的焦點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