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深山裡,有一種特別的蛤蟆,它和同類相比,不僅外表更醜,而且還多長了幾條腿。人們抓到它後,將其放在鏡前或玻璃箱內,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嚇出一身油。這種油,也是民間用來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黑澤明自喻是隻站在鏡前的蛤蟆,發現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汗”就是這部自傳《蛤蟆的油》。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1910年黑澤明生於日本東京都的一個武士家庭, 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小和姐姐們玩翻繩類的遊戲。他在父親的要求下練習了劍道、游泳等等,但別人眼裡卻依然是“運動神經為零、皮膚白皙,女裡女氣”的孩子,別人認為和他在一起有一股“說不出的酸甜之感”。身高一米八,自認為很有少年俠士風采的他,卻連一個俯臥撐都做不了。

這些是黑澤明在《蛤蟆的油》裡說的許多兒時瑣事,這些驚詫的、傻乎乎卻很有趣的事情,讓這位傳奇的大導演顯得分外可愛。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黑澤明的哥哥因為失業而自殺後,他成了家裡小輩中唯一的男人,這讓他揹負起了做長子的責任,意識到不能整天無所事事,開始著急自己的工作,這迫使他不得不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想找一條出路。這時,平時苛刻嚴厲的父親給出了正確的建議:“前進的道路自然會打開的。”

父親的話語,像一劑鎮定劑,鎮住了他迷亂的心,打開了未知的路。三年後的一個機緣巧合之下,黑澤明進入電影界,其才華迅速展現出來。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1950年,黑澤明籌備拍攝《羅生門》,電影開拍前,三位副導演跟黑澤明說,他們看不懂劇本到底要說明什麼問題。黑澤明解釋道:“人對於自己的事不會實話實說,談自己的事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這個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這樣說,人就算死了也不會放棄虛飾,可見人的罪孽如何之深。這是一幅描繪人與生俱來的罪孽和人難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畫卷。諸位說仍然不懂這個劇本,因為它描寫的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如果把焦點集中在人心的不可理解這一點來讀,那麼,我認為就容易理解這個劇本了。”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電影拍完,出品公司經理看完樣片後大發脾氣,說不懂影片要說明什麼問題,甚至贊成把主持拍攝《羅生門》的董事和製片人降職。

而正在這時,《羅生門》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大獎的消息傳來,全部人馬上又升職加薪,這一事件給日本電影界帶來巨大而突然的衝擊,日本評論家說評委是出於對東洋式異國情調好奇的結果。而先前的那位經理,則在電視鏡頭前面接受採訪,大談“一切都是由於他的推動才拍成這部作品”。讓黑澤明感嘆這個世界真的很現實,人很難如實的談他自己,以及可悲的國民性,這才是現實中真正的“羅生門”。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黑澤明在1978年寫就的自傳《蛤蟆的油》中,記述了電影《羅生門》的拍攝過程,而他的自傳也就到《羅生門》為止,他說:“從《羅生門》以後的我的作品的人物中,去認識《羅生門》以後的我,我認為這樣最自然,也最合適。人不會老老實實地說自己是怎樣一個人,常常是假託別人才能老老實實地談自己。因為,再沒有比作者的作品能更好地說明作者的了。”

1971年,處於事業低谷的黑澤明用刮鬍刀在身上割下21處傷口,渾身赤裸、滿身是血的倒在家中的浴缸裡。受傷最重的頸部刀口長15釐米,深5釐米,但因刀片斜入,沒有傷及動脈。這則新聞震驚日本,黑澤明至死都對當年的自殺原因保持沉默。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後來他的女兒回憶說:“發生這件事的一個星期前,母親說過看到父親很少見的傻愣愣望著庭院不作聲。關於事件的原因眾說紛紜,我想可能是由於父親不堪揹負各種責任吧,包括日本電影的衰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等。幾天後他出了院,回來後還是原來的樣子,人很正常。真是個可以捨棄一切的人,一個跟過去訣別的人。”

對於自己的電影,黑澤明有過這樣一番評價:“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對我的電影反響熱烈,但我認為最吸引外國觀眾的,是我沒想取悅他們。如果你試圖強調日本特色來增加感染力,並描寫一個西方人認為是在外國發生的故事,他們的反應將非常消極。但作為一個日本人,如果你講個與日本人操心的事有關的故事,它會吸引全世界的人,因為各國都有類似的操心,我猜這就是人們發覺它們最吸引人的地方。而對那些常來敲我門渴望當導演的人,我最想強調的是,今天拍部電影要花很多錢,成為導演也是困難的,你必須學習並經歷各種事,才能成為導演,這不是那麼容易就實現的。但如果你真想拍電影,那就去寫劇本。你只需要紙和鉛筆,只有通過寫劇本,你才能知悉電影結構上的細節,和電影的本質。這就是我要告訴他們的,但他們還是不會去寫,他們發現寫作太苦了。”

影響了世界的電影史,卻自殺未遂,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黑澤明

黑澤明一生執導31了部影片,是亞洲第一個打破歐美電影壟斷的導演,並引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潮流,張藝謀、斯皮爾伯格、盧卡斯都是他的鐵粉,他的作品頻頻在威尼斯、戛納與柏林影展中得獎。1990年八十歲的黑澤明還在第62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終身成就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獎的亞洲電影人。

1998年9月6日,黑澤明因腦中風在家中去世,享年88歲。在長達六十多年的電影生涯裡,對世界電影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正如斯皮爾伯格所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是屬於世界的黑澤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