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降清,真的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吳三桂,字長伯,一字月所,明朝遼東廣寧人,吳三桂的祖籍在今天的江蘇省高郵市,他的父親是擔任錦州總兵吳襄,可以說吳三桂也是出身於官宦世家。

吳三桂降清,真的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年少時期的吳三桂,身姿英偉,愛好騎射,從小就是一個習武的奇才。晚明時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在關外盤踞著由皇太極建立的強大新興國家清朝,有一次吳襄率500名士兵出城巡邏時,被皇太極率領的數萬清軍包圍,當時附近的明朝守城將領皆不肯發兵相救,於是吳三桂親自帶領數十個家丁,奇蹟般地將父親從敵人的包圍圈中救出,年輕時吳三桂的英勇不凡不言自明。

吳三桂降清,真的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吳三桂成年後參加武科舉,奪得了武科舉人。後由於功績被崇禎皇帝任命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但是好景不長,國家局勢急轉直下,李自成率領起義的農民軍一路高歌猛進,直指京師,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宣告了明朝的滅亡。

吳三桂降清,真的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此時的吳三桂處境十分尷尬,他陷於清朝和大順政權的夾縫之中,由於清軍和大順軍的進攻使得吳三桂所在的寧遠成為了兩大政權中間的一座孤城,因此就吳三桂本部的實力來說是完全不能跟其中任何一方相抗衡的。由於民族隔閡,吳三桂初始想法是投順李自成的,並且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四月份親自進京去見李自成,但是行至半途聽聞李自成不僅在京師捉拿明朝的官員,他的父親吳襄也在其中,甚至還霸佔了他的愛妾陳圓圓,因此吳三桂臨時改變主意,決定投降清朝。

吳三桂降清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的選擇。一來在關外清軍的進攻下,遼東一些原明的將領紛紛投降清朝,其中作為曾經愛國將領的祖大壽也已經投降清朝,吳三桂與祖大壽之間常有書信來往,崇禎十六年(1643年)祖大壽就曾接到吳三桂的來信並呈報給了皇太極,這就為吳三桂降清埋下了伏筆。

第二清朝作為新興的民族國家,八旗軍隊強悍的戰鬥力給長期與清人作戰的吳三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農民為主體的大順軍,戰力與精銳的八旗軍隊相比,顯然相差懸殊。

第三大順軍入京以後的胡作非為,讓吳三桂覺得自己即使投降了李自成也未必能夠真正融入大順政權,同時他自己也未必能受到李自成的重用。

第四吳三桂出身官宦世家,而大順政權基本以農民階級為主,作為地主階級精英的吳三桂從骨子裡就看不起農民軍。

吳三桂降清,真的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李自成入主京師以後,實行追贓助餉政策時未能善待吳氏一家,導致吳三桂降而復叛。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吳三桂自身背景特點決定了他對未來政治生涯的選擇,這種前景只有清人能夠滿足他的胃口。與此同時大順政權對處於搖擺狀態的吳三桂的方針變撫為剿,大順軍兵臨城門的情況下,他選擇投降於清也是必然的。

由此可見衝冠一怒僅僅是吳三桂降清的一大導火線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