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吳三桂“降清”,在史學界幾乎成為定論。此觀點的主要依據大致有三點,即吳三桂勾引清軍入關;攻下北京後繼續追隨清軍南下進擊農民軍,處死南明永曆王。

首先讓我們瞭解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的背景。

1644年3月前後,三股政治勢力在動盪的環境下開始角逐。以李自成為代表的農民軍發展迅速,攻下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隨即又向全國進軍。但把重點放到了保衛北京抵禦清軍入侵的軍事要隘一一山海關上。為了控制山海關,在勸降駐守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掛失敗後,便親率精兵二十萬進逼山海關;一直想入主中原的清朝,在聞知農民軍攻下北東,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的消息後,便派多羅睿親王多爾袞

“統領滿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漢軍恭順等三王、續順公兵”“共十四萬騎”,

迅速進軍山海關,欲奪取山海關,進逼京師與李自成爭奪天下。二股勢力會於山海關。而代表明朝殘餘勢力的吳三桂,此時僅有大約五萬兵力,以這點兵力既不能抗擊李自成農民軍,又不能抵禦多爾袞的清軍。而且如果策略不當,兩個拳頭同時出擊的話,很可能會被李自成與多爾袞夾擊殲滅。在此嚴重局勢下,吳三桂要麼聯合農民軍抵禦清軍,要麼聯合清軍抗擊農民軍。由於吳三桂的本性,以及吳三桂愛妾陳圓圓被掠事件的發生,促使吳三桂決心與農民軍血戰到底。但面對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吳三桂“恐賊大隊至眾寡不致”,故決定聯合清朝共同對付李自成。這樣,吳三桂便在”討賊復仇”、“為崇禎帝報仇”的口號下引清兵入關了。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那麼,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是否說明他已降清了呢?

回答是否定的。其證據有七。

第一,從吳三柱一貫抗清的態度上看,吳三桂不會輕易降清。

在吳三桂任遼東寧遠總兵期間曾多次參加抗清鬥爭姑且不論,就是在明清松錦戰役後,明軍節節敗退,松山、杏山、塔山、錦州等關外重地相繼喪失,督臣洪承疇兵敗投降、總兵祖大壽受困迫降的情況下,吳三桂在“明之將帥孰不惶懼”之時,態度仍很堅決。原明朝寧遠副將,後隨祖大壽降清的張存仁曾遺書勸降吳三桂,他以

“明氣運已衰,救錦圍而松(山)、杏(山)受困,守一城而三城俱失,重臣大帥就俘投誠”

的事實,向吳三桂說明了“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道理,併為其能出了“何若未困先降,勳名俱重”的道路。在吳三桂置之不理後,清廷又讓祖大壽親自出馬, “致書招三桂來降”,但其結果是“答書不從”。

由此可見,吳三桂在督帥、總兵紛紛降清,遼東局勢動盪不穩,愈來愈不利於明朝的情況下,經住了誘降,抵禦了清軍的入侵。所以其抗清態度的堅決,證明他絕不會輕易降清。

第二,吳三桂與多爾袞磋商聯軍過程中的書信證明吳三桂並未降清。

吳三桂確定了聯清抗擊李自成的策略後,首先遺書多爾袞請求幫助。其書指出:

“先帝(崇禎)不幸,九廟灰燼”, “三桂世受國恩,憫斯民之罹難,拒守邊門,欲興師問罪,以慰人心,奈京東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國與北朝(清朝)通好二百餘年,今無故而遭國難,北朝應惻然念之。……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

吳三桂的此書說明了三個問題。一是他作為大明遺臣,為報國恩,為君父報仇,而“泣血求助”於清朝,並非賣身求榮。二是指出求助的方式是聯軍作戰, “合兵以抵都門”,以達“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的目的。三是攻下京師消滅農民軍後,對清朝的報酬是“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而非將天下拱手讓於清朝。

當多爾袞接到吳三桂書後,雖然知道吳三桂並非求降,而是求助,但他仍認為答應吳三桂的條件,就可以毫不費力地進入山海關,這正是多爾袞所夢寐以求的。故在接書後多爾袞當即復書,在讚揚三桂“思報主恩,與流賊不共戴天,誠忠臣之義也”後,《清世祖實錄》記載其即勸降:

“今伯(即平伯吳三桂)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如河山之永也。”

吳三桂面對高官厚祿不為所動,再次致書指出:

“接王(睿親王多爾袞)來書,知大軍已至寧遠。……其所以來助者,實為我先帝,而三桂之感戴尤其小也。……今三桂已悉簡精銳,以圖相機剿滅。辜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夾攻,逆賊可擒。”

在此書中,吳三桂再次申明“相助”之意,並求多爾袞“直入山海”,以求達到“夾擊擒賊”的目的。所以,從吳三桂與多爾袞的來往書信中只能斷定吳三桂請清軍入關,是為了聯合夾擊農民軍,而非降清後獻出了山海關。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第三,多爾袞兵臨山海關,吳三桂出迎的言行證明吳三桂並未降清。

當多爾袞兵臨山海關,吳三桂與多爾袞會面後,雙方便展開了請兵問題的會談。吳三桂欲“請兵十萬為朝廷雪恥。”多爾袞說:

“將軍欲建大功,本國何難發兵助陣?恐成功之後不知將軍置身何地耳?”

吳三桂答道:

“桂父子受朝廷厚恩,今日為巨寇弒逆,士庶傷心,神人共憤,桂聞勇士不怯死而滅名,忠臣不先家而後國。今君後俱遭慘弒,桂食君之祿,焉有坐視之理?如必計成敗而後行,是有覬覦於衷也。桂今日誓死報國,雖肝腦塗地,亦所不辭,安問其他。”

對此慷慨陳詞,多爾袞僅答為“將軍姑退,明日再議”。為了請兵,在第二天吳三桂“披髮掛孝”, “痛苦哀懇”。在吳三桂的強烈請求下,多爾袞終於答應出兵助戰。他吩咐吳三桂說:

“爾回,可令爾兵各以白巾系肩為號,不然,同系漢人,以何為辨?恐致誤殺。”

隨後便“令之先行,遂入關”。

從上述記載中可見會談時雙方並未討論降清問題,更有可據的是《清世祖實錄》根本沒有有關吳三桂降清方面的記載。而只記載了多爾袞與吳三桂討論戰爭問題,因為面對李自成及推翻明政權的二十萬大軍,戰爭迫在眉睫。所以他們討論的應是如何對付李自成,而“實錄”記載當為可信。況且如果討論了投降問題並確定吳三桂降清的話,多爾袞肯定會將吳三桂“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以使他的致三桂書中對吳三桂的許諾變為現實。而“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之類的大事, “實錄”是不會漏掉的。

第四,從山海關戰役的佈置及戰鬥中可見吳三桂並未降清。

山海關之戰對三方都很重要,這是一場關係到吳三桂能否報仇雪恨,重複大明;李白成能否統一全國,穩住天下;清朝能否進逼京師,入主中原的關鍵一戰。所以參加戰鬥的各方都很重視,在部署、用兵上都很細緻。

多爾袞這個多年從徵沙場的戰將,既有勇又有謀。他面對能征善戰,推翻明王朝統治的二十萬農民軍作了如何佈置呢?

了他將吳三桂所率之兵“分列右翼之末”,而當戰爭開始後,又令這“右翼之末”兵“先與自成兵戰”,並且竟讓三桂之兵與李自成軍“力斗數十合”,這樣以弱少的兵力去迎戰四倍於己的強悍部隊,並令其久戰不援,可謂怪哉。但事實正是如此,當吳三桂率兵與李自成軍激戰之時,清軍卻在觀望,《清史稿》記載:

“然九王(多爾袞)多謀.不肯與自成輕戰”而“使三桂為前鋒與自成大戰於關內一片石”。

當兩敗俱傷,特別是吳三桂勢力損失慘重,不能再支持的時候,多爾袞才率滿洲兵參戰。從而使得清軍保存了實力,吳三桂元氣大傷。

因此我們認為:如果吳三桂降清的話,多爾袞絕不會讓吳三桂冒險進攻,即使讓吳三桂先行衝擊,也會隨即派清軍從側面牽制李自成軍,以減少李自成軍對吳三桂軍的壓力。更不會坐山觀望,讓吳三桂軍去“力斗數十合”才出兵接戰,而這一事實,正是歷史上多次聯軍作戰中所出現過的。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第五,山海關戰役後多爾袞加強了對吳三桂的控制,證明了吳三桂並未降清。

山海關之戰以清、吳聯軍的勝利告終。但就在取得勝利的當天,多爾袞便玩弄政治權術,加緊控制吳三桂。他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明季北略》卷20記載隨即又

“以步騎兵一萬隸平西王”。

多爾袞對吳三桂施展了又籠絡又控制的手段,他封王是籠絡的表現,而將步騎一萬隸屬吳三桂,並非欲增加吳軍勢力,彌補山海關之戰的損失,而是在吳軍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派一萬人是以左右吳軍,只有這樣才能將這個至今未投降的吳三桂控制住,這也正是多爾袞的目的所在。

第六,吳三桂的檄文可以證明吳三桂並未降清。

山海關戰後,李自成大敗回京,清、吳聯軍決定乘勝追擊,為了更廣泛地聯合力量打擊李自成,吳三桂便“傳檄遠邇”。其檄文中提出了

“周命未改,漢德可思”、“試看赤縣之歸心,仍是朱家之正統”

的口號。這充分證明如果三掛已降的話,他絕不會、清廷也不會讓他發出如此檄文的。這一復明之舉,恰證其未降清。

第七,吳三掛在攻佔北京前後欲立朱明太子的行動證明其未降清。

山海關戰後李自成敗退永平,吳三桂為“請太子”而“使人議和”。李自成也派使“奉太子赴三掛軍中,請各止戰”。在李自成接受了吳三桂提出的“約自成回軍,速離京城,吾將奉太子即位”的條件後,吳三桂也遵約“頓兵不前",讓李自成安全撤走。隨即吳三桂又

“傳帖至京,言義兵不日入城,凡我臣民,為先帝服喪,整備迎候東官”。

但當吳三桂兵至榆河後,卻接到了多爾袞令其“西行追賊”的命令。吳三桂“請護太子入都”的請求未得允許。因而他的奉朱明太子入京即位的如意算盤被多爾袞打亂了,但儘管如此,吳三桂為得到朱明太子而對李自成的暫時妥協以及得到朱明太子後的復明努力,卻表現出了他欲力爭恢復大明的動機,這是一個投降清朝的“漢奸”所難以做出的。

清、吳聯軍乘山海關之勝大舉進軍,很快便進佔北京,李自成退到西安。那麼,吳三桂為何不把他所請來的軍隊辭送回去呢?為什麼對多爾袞的命令聽之任之,而不奉太子入京恢復大明,卻續繼追擊農民軍呢?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這是否說明吳三桂已經降清,並充當了清朝的馬前卒了呢?

回答是否定的。其理由有四。

第一,清、吳聯軍雖然攻佔了北京,但李自成的農民軍並未被消滅。

李自成退往西安,只不過是戰略轉移而已。而吳三桂要“為崇禎帝報仇”,又因李自成

“殺襄(吳襄,三桂父)於永平,盡屠襄家屬”。

君之仇未報,父之仇又增,《吳逆取亡錄》載所以

“三桂知家屬被害,憤甚。不入城,躡賊緊追。”

攻下北京後緊跟農民軍追擊,正是吳三桂強烈復仇心理的體現。

第二,吳三桂的力量與清軍的實力相差懸殊。

隨著清軍的入關及入關後山海關的被控,清軍人力、物力源源不斷地輸入,力量大增,而吳三桂的部隊在戰鬥中卻大減,兩相對比,實力相差太殊。吳三桂的力量根本不敢與清軍抗衡。而且如果吳三桂與清軍分裂,甚至再戰的話,李自成絕不會放過反攻的機會,兩方進攻,吳三桂必然失敗。故吳三桂權衡了利弊,仍然把主攻目標指向農民軍,以求在進攻農民軍中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然後同清軍較量恢復大明。此有二例可證。

一是在追擊李自成的戰爭中,《永曆實錄》記載吳三桂曾馳檄

“召(徐)會元、(王)光昌會師剿賊”,他們“猝得三桂檄”猶意為大明興復”。

二是據《李朝實錄》記載,對馬島太守義真在給朝鮮王肅宗奏書時說:

“清封三桂為平西王。三桂內懷恢復(大明)之志。”

兩條史料均證明吳三桂始終不忘恢復大明這個大目標。所以在此大目標下,他南下,是為了消滅農民軍,積畜反清力量。

第三,清廷為了防止吳三桂與之爭天下,採取了兩手政策。

一手是加官晉爵的籠絡,如於順治元年(1644年)十月,順治帝剛入京不久,就正式冊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另一手是以重兵控制其南下。在攻下北京時,

“三桂兵至榆河,睿親王檄其追賊。請入都,不許。”“乞師逐寇”隨即便以榮親王為靖遠將軍,三桂從。”

以英親王阿濟格控制吳三桂的南下可謂重視。在進軍四川時,又以侍衛李國翰監察。

“凡事與墨爾根侍衛李國翰計議而行”。

可見吳三桂已被挾制。

第四,南明政權拉攏吳三桂一直被拒絕。

南明政權如福王等曾多次派人拉攏吳三桂,並送去糧餉以犒勞將士。對此三掛一概拒之。他之所以如此,是時勢所迫。《明季稗史彙編》記載福王派侍郎左懋第

“謁三桂,出銀幣且致福藩意”時,三桂回答道; “時勢至此,我何敢受賜。惟有閉門束甲以俟後命耳”,

這證明在清廷的嚴控下,吳三桂的宏圖很難立展。

上述可知,攻下北京後南下追擊農民軍餘部,並非吳三桂降清後效力於清廷,而是其復仇心理促使,軍事上的被控制、驅使的體現。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吳三桂在清軍的協助下,進取了陝西、四川,又攻下了雲貴二省,迫使南明永曆王逃奔緬甸,後來又在吳三桂的叫“請求”下,出兵緬甸,擒拿並處死了永曆王。

這一舉動是否證明吳三桂背叛明朝;投降清朝了呢?

不是的。 其依據有三。

第一,進軍緬甸,處死永曆,是清廷的既定方針,而吳三桂只不過是迎合清廷之意,以求取信而已。

《貳臣傳》卷3“洪承疇列傳”記載,順治十六年(1659年)八月,清廷曾密令在南方督師的洪承疇

“大兵宜速進緬國,以靖根株”。

從此密令可見清廷之意。事過八個月後的順治十七年(1660年)四月,吳三桂才上疏清廷。此時吳三桂似已揣摩或聞知了清廷對永曆的方針。因為洪承疇與吳三桂關係較為密切,據記載,順治十六年(1659年),當江南平定,清廷召回洪承疇時,吳三桂曾向洪承疇問“自固之策”,洪承疇答曰:

“不可使滇中一日無事”,

象如此之事都能告訴,可見清廷進軍緬甸、處死永曆之密渝當也能洩漏。而當吳三桂知道清廷之意後,便假推不知而上書要求擒拿並處死永曆,以求掩護自己,取信清廷也是不難理解的。

第二,吳三桂進軍緬甸,處死永曆是有其政治目的的。

因為他深知永厲王雖為明朝帝王后裔,有一定號召力,但十七年的實踐說明永曆並非賢君,無治國安邦之能,不能完成反清復明的任務。況且永曆曾經聯合李定國、孫可望、郝搖旗等“賊”來鞏固其地位,這使吳三桂難以容忍。為了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他決心不惜用永曆的屍體來遮擋他正在進行的秘密行動。所以他接受了其部將楊坤的建議“先除由榔,絕人觀望。為了準備更大的行動,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積蓄力量同清朝較量,吳三桂便處死了永曆王, 以達“絕人觀望”的目的。

由此我們可以肯定:吳三桂進軍緬甸,處死永曆王的事實,並不能說明吳三桂已經降清並幫助清朝徹底覆滅明朝,而是為了取得清廷的信任,消其疑心,以集中一切力量組織更大的行動。

為了實現反清復明的目標,吳三桂作了長時間的準備,這些活動似亦應為吳三桂並未降清的證據。因為它是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後一系列復明活動的繼續和發展。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吳三桂進行反清復明的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招攬人才,廣佈黨羽。

吳三桂在由北京南下之時,便“陰養天下驍健,收召荊楚奇材”。在同農民軍交戰中,“將陣獲之人撫而不殺”。集攬了大批人才。而且吳三桂常常以“散財給士”的手段,使“人人得其死力”。並且還

“偽為恭敬,虛懷延納,由是將士樂為之用。”

收攬人才,使之成為死黨後,又四處分佈。吳三桂入滇後,由於雲貴督撫鹹受其節制,且“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所以他便到處分佈其黨羽,名為“西選”,造成“西選之官遍天下”的局面。他曾命其部將王輔臣為陝西提督,李本深為貴州提督,吳之茂為四川總兵,馬寶為雲南總兵等,為其進行反清復明做了組織上的準備。

第二,積蓄藩本,訓練士卒。

《清史稿》卷474“吳三桂傳”記載他

“重榷關市,壟鹽井、金銅礦山之利,厚自封殖,通使達賴喇嘛,互市北勝州。遼東參、附子就其地採運,官為之鬻,收其殖,貨財充溢,貨之富賈,謂之藩本”。

吳三桂以此積蓄藩本,正是吳三桂所賴以進行戰爭的經濟基礎。《明季稗史彙編》記載,與此同時,吳三桂

“專制滇中十餘年,日練士馬利器械”。而且“治軍嚴整,號令肅然,電守攻戰之宜無不畢具”

訓練土卒,整備器械正是為了反清。

吳三桂到底有沒有“降清”?認為他“降清”的三大依據並不充分

吳三桂經過長時間的準備,積蓄了力量,逐漸強大。等待時機的到來。所以當康熙欲限制其權,並準備撤藩之時,吳三桂便舉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

結束語

總之,我們認為吳三桂自與清軍聯合,引清入關之日起直至再次舉起反清復明大旗他始終沒有降清。但是,我們不否認吳三桂是一個“善持兩端”之人,即使他舉旗反清後仍如此。聞清廷處死其子吳應熊,便灑淚日:“今日乃騎虎矣。”從引清兵入關到後來一系列的行動,他都有“持兩端”的行為。既從事反清復明的工作,又幹了一些不利於反清復明的事情,因而往往造成人們的誤解。但只要我們具體深入地分析,還是能得出一個客觀的結論—吳三桂並未降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