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趕在2019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2日,汽車頭條APP從吉利方面獲悉,為應對外部市場環境的改變,吉利重新調整了內部組織架構。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其中,在營銷體系方面,按照調整後的組織架構,林傑任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國內銷售公司總經理,統籌吉利汽車、領克、吉利新能源三大品牌的營銷管理工作;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宋軍擔任吉利汽車集團國內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利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新能源升級為與吉利品牌、領克品牌並行的三大品牌之一,鄭狀擔任吉利汽車集團國內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利新能源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

而另據國內媒體報道,此次吉利組織架構調整是2019元旦期間“連續兩天召開高層會議”的重要內容,“所有部門管理崗位領導幹部進行離崗再聘。”林傑在回應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在節日期間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是為了“儘量做到不影響日常工作。”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汽車頭條APP注意到,此次林傑與宋軍的職務調整並不突兀。去年1月份,吉利同樣微調營銷架構,當時,領克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由吉利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兼任,宋軍則晉升為常務副總經理,主抓吉利品牌銷售和市場工作。

經過一年的鍛鍊、磨合,顯然職務再次晉升的宋軍工作能力和業績得到了集團的認可。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在最新的組織機構表述中,之前“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的表述改為“國內汽車銷售公司”。

無獨有偶的是,早在2016年6月,時任吉利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南聖良將,出任吉利國際公司總經理職務。當時,這一舉動被看做的是“吉利汽車進擊國際市場或將更加實質深入的前奏。”

此時,“國內銷售公司”正式出現在營銷高管職務的表述中,或可以看做是吉利理順全球市場營銷體系,在全球製造、全球銷售的路上邁出了紮實一步。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新能源板塊獨立是此次吉利組織架構調整的又一看點,吉利品牌、領克品牌、吉利新能源正式成為拉動吉利汽車集團業務發展並行的“三駕馬車”。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吉利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407,505輛,同比增長29%,從具體車型來看,今年吉利一直保持著每月6-8款車銷量破萬的良好成績,在11月份,銷量破萬的車型更是達到了9款。

領克品牌,其11月銷售新車12,321輛,於今年10月上市的領克03表現良好,11月份銷量達到4,011輛,領克01、領克02在11月銷量分別為5,302輛和3,008輛。


新能源板塊獨立、首提“國內銷售公司”,吉利架構調整打卡2019


新能源方面,不久前,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發表新年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2018年,是吉利汽車全面邁入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元年。”

具體表現為,“吉利協同合作伙伴搭建全球產業價值鏈,持續為消費者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確保20200戰略目標的實現和社會責任意義。吉利在新能源商用車、甲醇汽車產業化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重大進展,倫敦電動汽車逐漸成為全球城市交通領域零排放的先行者。”

按照李書福的規劃,“2019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各企業依然是相對獨立,協同發展。”

“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路特斯是路特斯,寶騰是寶騰,還有Polestar電動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倫敦電動汽車,大家各自圍繞自己的用戶,圍繞自己的品牌定位,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努力爭取更多市場份額,但在一些基礎技術研究,基礎架構開發等方面儘量尋求協同,最大限度共享集團資源,降低各自成本,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從“小樹苗”逐漸成長為“大樟樹”,李書福“人才觀”下吉利新的組織架構究竟會變現幾何呢?答案就在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