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个县,名字生僻难认,历史上以“州”命名!

山西省南部偏西的隰县,隶属于临汾市,总人口11万,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隰县的隰较为生僻,正确的读音为xí,《卫风·氓》中有“隰则有泮”,很多外地人不认识这个字。隰县古称隰州,始置于隋文帝杨坚,沿用至清朝。

山西一个县,名字生僻难认,历史上以“州”命名!

隰县历史悠久,公元前17世纪,就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的蒲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西汉置蒲子县,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

山西一个县,名字生僻难认,历史上以“州”命名!

西汉置蒲子县,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

隋文帝统一全国建立隋朝后,视晋西为冲要,于开皇五年(585年)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浮山、石楼、蒲县。

山西一个县,名字生僻难认,历史上以“州”命名!

隋文帝置隰州

李渊建立唐朝后,于武德元年(618年)重置隰州,属河东道。自唐以后,宋、元、明、清同置隰州。民国时期,废州府置县,隰州改隰县。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6月,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1961年恢复为隰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