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我從來沒想過,真的有一天能見到黃渤,坐在他的對面,對他說,渤哥兒,我是看著你的戲長大的。理娛2018年《演技派》第一餐,我們和黃渤一起喝奶茶。

我想很少有觀眾會不喜歡黃渤吧,作為演員,他的作品在⾖瓣上都有著不俗的口碑;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作為藝人,他一直是機智得體的“國民叔叔”,當年頒獎典禮上有⼈拿他開玩笑,問他怎麼穿睡⾐就來了,他說這⼉就像家⼀樣,當然可以穿的舒服點⼉了。這個故事雖不是⼈盡皆知,也差不多是⼝⼝相傳了

2018年他又增加了一個身份,成為了導演,首部作品豆瓣評分7.1,貓眼評分8.2,票房接近14億。黃渤一直像一個優等生,每一次都能給觀眾交出一份期待中的精彩答卷。

可作為黃渤本人,當我們問他最近一次讓他特別開心、特別滿足的事情是什麼時,他想了一會兒說,前段時間去滑了雪,人生第二次滑雪就遊刃有餘,這讓他挺高興的。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現在年輕人中間最流行的一個夢想就是一夜暴富,包括我。前段時間領養了兩隻貓,給它們取名叫“恭喜發財”,身體力行的表示,好像只要擁有了財富,就能解決焦慮,就能變得快樂。

有趣的是,對於黃渤這樣已經功成名就,成為了所謂的“人生贏家”之後,他的開心來得也不是那麼容易。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他跟我們說,等到後來才發現,所謂獎項啊所謂票房啊,是很重要,但它是你快樂的根本嗎?應該不是。他覺得最快樂的階段,反而是最初在創作期,經常一幫人坐在那兒聊,一點兒一點兒把一個作品從無到有的“聊”出來,好像才是最高興的時候。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這大概就是成為明星的尷尬,即使你只是想當演員,只享受創作過程,可隨著名氣的不斷增長,難免要受到外部環境的裹挾。

今年《演技派》我們還去劇組探班了一位女演員,到達酒店的時候,經紀人告訴我們,她正在房間裡拼拼圖,一個不太懂事的編導一臉羨慕的感嘆,這活兒也太爽了吧,玩玩遊戲,拼拼圖,也不用幹啥,多好啊。

經紀人一臉嚴肅的反問她說,那你想想,你哪裡也不能去,一年到頭只能呆在酒店那十幾平米的空間裡,那不是家,也不能回家,忙起來每天要起早,熬大夜,見朋友、見親人只能等他們來劇組看你,這是爽嗎?

我們外面的人通常只能看到熒幕裡的花團錦簇,而內裡乾坤與箇中滋味,往往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就拿黃渤來說好了,毫不誇張的說,他幾乎是一位“零爛片”演員,真的是他天生命好,一直能碰到優秀的作品、厲害的導演嗎?未必吧。

我們在和他聊天時,聊到了95後秒辭這件事兒,黃渤說他沒有那份“秒辭”的勇氣,如果說一開始就不太喜歡,那乾脆就不會介入。就像是拍一部電影,如果說已經接了,但發現不太好,就直接說算了,走了,不拍了?應該也不太行。在那種情況下,他想得更多的是,既然已經這樣了,我們怎麼才能讓它變得更好一點兒?

記得前幾天在《瘋狂的外星人》發佈會上,主持人問沈騰,和甯浩導演合作有什麼感受,沈騰心有慼慼地說,以前只是聽說過處女座,現在徹底瞭解了處女座。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甯浩拍電影喜歡反覆嘗試很多次,有的時候沈騰都覺得“過”都在導演嘴邊了,馬上就要完事兒了,通常都會變成“再來一條”。和甯浩一起瘋狂了十二年的黃渤波瀾不驚的跟沈騰說,且看著吧,這才是剛開始。

那一刻,沈騰大約還不知道,黃渤也是個處女座。倆處女座一起拍電影的時候,往往是甯浩開始說“再來一條”,黃渤就再來一條,拍著拍著,甯浩不吱聲了,黃渤演完了自己說,咱再來一條吧。

這似乎是兩個人的默契,也是這十二年合作的常態。

從最初《瘋狂的石頭》下水道里爬出來的奔跑的黑皮,到如今在《瘋狂的外星人》裡的飼養員耿浩,黃渤在片場反覆被甯浩“折騰”,他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嘟囔一句,每回拍你的戲都得來點兒,乾乾淨淨的就不太行。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黃渤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任何不耐,反而透著股,享受。在反反覆覆的嘗試中,也是他尋找感覺和創作的過程。

他在發佈會現場還開玩笑說,這是非常牢靠的合作關係,沒有受虐狂,哪來的虐待狂。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我們問他在片場和甯浩討論的時候一般聽誰的,他先是開玩笑說,誰打贏了聽誰的,之後又很鄭重的說,還是要聽導演的,演員只是來幫助導演來完成整個電影策劃。

但他還是會很積極的和甯浩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對於黃渤來說,演戲不是拿著圖紙蓋房子,圖紙畫什麼樣就蓋什麼樣,他還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結果比原來再好一點兒。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無論是在任何劇組,還是其他工作,或是家庭等等人生的情境中,他都有一個必須要承擔的部分,這些都不是可以用“秒辭”的方式去解決的。

去年的《一出好戲》也是一樣,很多人都知道這是黃渤第一部自導自演的作品,口碑票房都穩穩落在安全區及格線以內,已經算是開門大吉。

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一出好戲》的故事他從2010年就有故事構想了,2014年著力開始準備,劇本反反覆覆修了幾十稿,有江湖傳言說他的戲寫廢了好幾個編劇。光最後的結局就準備了不下十版,黃渤其實更傾向於一個開放式、夢幻式類似於“盜夢空間”的結局,可在拍攝階段就被他自己否定掉了。

理由說來也簡單,因為對於觀眾來說,這樣的故事結局有些難懂,在一個採訪中,黃渤對記者說,電影還是給觀眾拍的,也得為合作方負責。

黃渤在《一出好戲》的宣傳期跑路演上綜藝,回朋友微信都是兩三天才回覆,他說這部戲好多人都是刷臉找來的,總是要給大家一個交代,最起碼得給個市場反饋吧。

這種要有所承擔的責任感不是他當導演、當演員時才有的,在所謂的“年輕氣盛”時期,他也是用這樣的態度在工作,在生活。

這個坐在我們對面,認真挑選幾分糖奶茶的溫厚大叔,在二十五年前真真兒的擁有過橫衝直撞的青春。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他生長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希望他考清華、北大,而他只想唱歌跳舞,高中時期就開始當駐場歌手,組了“藍色風沙”組合,全國各地的巡演。拿著地圖,說這兒沒去過,走,買票就去了,到了之後再現找地方演出。

東北沒去過?走,就去最頭上的佳木斯鶴崗。最南邊是哪?跑廣西跑防城跑北海,直接就去演,在名山大川各個地方的大雄寶殿前拍照留念。

他笑著跟我們講,一直到現在也根本分不清楚每張照片是在哪裡拍的,因為背景全是大雄寶殿。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他說自己那十年青春是完全賺到的,在人生有那麼長時間完全的隨心所欲。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但也不是全然的“隨心所欲”,帶團出去演出,有美好也有兇險,有友情也有惡劣,複雜的環境下,他一定要對他帶出去的團員負責,打點好一切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事情。他大概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漸漸養成了碰到困難、解決困難的習慣。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也就是這麼一個習慣,成就瞭如今的黃渤。

我們經常會對結果抱怨,這個工作沒做好,是領導不行,是同事不行,是行業大環境不行,但反過來看一下自己,你真的做好該做的事情了嗎,你真的盡全力了嗎,你真的嘗試了所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

當然,這個理論也適用於娛樂圈的每一位,一個爛片被生產播放出來,每一個參與者都應該反問一下自己,你真的做到了一個導演、一個編劇、一個演員,甚至一個道具應該做的所有努力嗎?你真的從內心希望這個作品因為你而變得更好一點嗎?

如果大家真切希望,那它,不可能不好。

至少這是黃渤希望的,也是他在努力做的。


請問,有人不喜歡黃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