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對標加州理工,西湖大學能否解鎖中國創新力?

西湖大學是施一公的一場冒險,他以加州理工學院為模板創辦中國第一所民辦研究型大學,但他更大的目標是通過“為現行教育體系增加一個維度”讓中國更具創新力。集結了社會力量和國家重點支持的西湖大學能否創造歷史?

觀點|對標加州理工,西湖大學能否解鎖中國創新力?

杭州對施一公來說意義重大。他的奶奶是一名共產黨員,上世紀30年代被國民黨政府在杭州投入監獄,在獄中生下他父親18天后去世。在這種緣分的牽引下,他將中國首所民辦研究型大學的校址定在了杭州。經濟發達、歷史悠久的杭州對於增強整體學術力量,打造世界一流大學也很感興趣,因此向施一公開出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條件。10月,他主持了西湖大學的成立大會。該校首批研究生大約有140人,最終計劃接收包括本科生在內的數千名學生。

觀點|對標加州理工,西湖大學能否解鎖中國創新力?

中國大概有3000所高校,其中民辦大學已有約700所,但大部分都是高職院校。西湖大學則雄心勃勃,劍指全球頂尖研究型大學。施一公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分子生物學教授,隨後又在清華大學擔任要職,他把加州理工學院作為自己的模板。“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研究型大學,”他說,“我們正在創造歷史。”

觀點|對標加州理工,西湖大學能否解鎖中國創新力?

西湖大學的民辦性質體現在管理和贊助兩方面。雖然新校區的建設由杭州市政府出資,但包括馬化騰和王健林在內的私人捐助者都已慷慨解囊。成立西湖大學的目的之一,則是開展比公立大學更宏偉艱鉅的科研項目。施一公的雄心並不止於辦學。他的目標是通過“為現行教育體系增加一個維度,讓中國更具創新力”。他感嘆,過去400年中國對科學技術的貢獻遠低於它本應達到的水平。

——《經濟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