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呢?

新生寶寶睡覺時老是一驚一乍的,有時候正睡得好好的,突然倆手就抓起來,像是做什麼噩夢似的,好像總是睡不踏實。家裡老人會說這是被嚇著了,真的是這樣嗎?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呢?

寶寶睡著時稍有點動靜,身體就會一激靈,有時還會睜開眼睛,胳膊和腿往外伸展,然後兩隻胳膊交叉抱在胸前,鬆開時還會啼哭起來,這些現象就叫做驚跳。

這種驚跳是正常的,是寶寶自我保護的反應,新媽媽不用擔心

產生驚跳反應的原因

1、來自於“本能的防禦”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呢?

不僅僅是新生的小寶寶,成人也一樣,突然的聲音和身體接觸會讓我們激靈一下,手會下意識地揮舞以保護自己,這緣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抵禦大型食肉動物對我們的傷害,大自然將這種本能的防禦意識永遠地留在了每個人的意識中。

2、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

剛出生的新生兒,身體的神經纖維還不能完全形成一定的反應條件,發育還沒有完全,所以在受到一點聲音刺激後,也會出現四肢抽動的情況。這是寶寶接收到的刺激不能像大人一樣傳到大腦進行判斷,從而才會發生四肢抖動。0—4個月的寶寶都會出現驚嚇現象,隨著寶寶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這種驚跳的現象會在寶寶滿5個月前消失。

3、潛意識中有不安全感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呢?


離開母體的不安全感寶寶還沒有完全適應離開母體,潛意識中的不安全感,會藉由“一驚一乍”表達出來。

4·深睡、淺睡期的轉換

小寶寶睡眠週期較短,深睡眠和淺睡眠經常轉換。在轉換過程中,也會出現哼唧、使勁、哭鬧等,就像我們大人,夜裡也會伸懶腰,滾動身體。尤其是3個月內的小寶寶,很多在20-45分鐘就轉換一次。但隨著月齡的增大,寶寶這方面的情況會越來越好,單次睡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5·生長速度很快

在頭三個月,寶寶的體重可以翻一倍,身長也會比出生時長20%以上。可想而知,寶寶的骨骼、筋脈、肌肉、皮膚,都在快速生長,所以需要不斷地伸展來解除這個過程中的不適。寶寶使勁、抖動雙臂這些現象,都說明了身體發育得較快。

6餵養和護理不當

餵養方面,媽媽不要一次給寶寶喂得太多,以免造成較重的胃腸負擔,造成孩子易鬧、使勁等情況。日常護理不當,比如穿的過多、捂得厚,室內溫度偏高,孩子睡覺時後背出汗,也會造成睡眠質量不高,容易哭鬧驚醒等現象。

應對寶寶一驚一乍的方法:

1·家長可以用大浴巾或者薄被子捲成桶狀,在寶寶身體兩側圍一個圈,形成一個小小的“鳥巢”護在寶寶的身體周圍,寶寶有安全感後就不容易一驚一乍的了。

2·、如果天冷,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用棉被在身側塞一塞,適當地塞緊一些,會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3·家長在寶寶出現驚跳時,要輕輕按住寶寶身體的任一個部位,或一邊輕輕拍著這邊低聲安慰,孩子會很快安靜下來。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呢?

4·在寶寶的周圍放一個安撫玩具。在寶寶的小手旁邊可以放一個軟軟的安撫玩具,寶寶一驚一乍的時候,一下子就能抓到,自己也會很有安全感。

新生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怎麼處理呢?

5·給寶寶的小肚子上圍上護肚。孩子的小肚子如果一涼孩子也容易出現一驚一乍的現象,給她圍上護肚,注意小肚子的保暖,孩子也會覺得很有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