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有所不击!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参战吗?真难说

大家好,今天继续讲《九变篇》。

军有所不击。

有些敌人可以不攻击,有些敌人能打但不打。

我们先来看看军界大佬的注解,看看有哪几种,属于能打却不打。

军有所不击!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参战吗?真难说

1、曹操的注解

曹操老板认为,遇到小股又穷又困的敌人,同时还据险死战,打下来也没有啥好处可捞,搞得不好还会耽误战局进展,遇到这种情况,即使能打也不要打。

2、杜牧的注解

大才子杜牧认为,前面“军争篇”讲过: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穷寇勿迫。像这几种情况,属于军有所不击,就不要冒冒失失地攻击。敌强我弱,势力相差悬殊,不要去攻击敌人,要不会死得很难看。地形险要的位置,敌人提前达到,占据地利优势,也不要攻打敌人,赶紧撤退才是上策。

军有所不击!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参战吗?真难说

杜牧

3、陈皞的注解

陈皞认为,如果是小股敌人,打下来也没有啥好处,搞得不好还耽误行军作战,遇到这种情况就算啦。这个观点,和曹老板观点差不多。

4、贾林的注解

贾林,唐昭宗时期,节度使李抱真的幕僚,最大战功是帮李抱真游说王武俊,联合平定僭越称帝的朱泚(cǐ),所以贾林也是个行家。

老贾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如果通过政治与外交手段,不用动刀动枪,就能把敌人安抚,那么就不要打。另外,如果小股残敌据险而守,负隅抵抗,强攻得不偿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打。

军有所不击!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参战吗?真难说

5、张预的注解

大学者张预认为,放敌人走也没有啥损失,打下来没有啥好处,遇到这种无公害的敌人,可以不打。另外,敌强我弱,敌近我远,也可以不攻击敌人。

6、综上所述

总之,军有所不击,有个提前条件,不会损害自己利益,对自己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就可以不打。

兵圣告诉我们,有些敌人不能打,打了就要吃大亏,甚至会把自己陷进去。但是,在现实战争中,总会有些人赌徒、偏执狂出现,明知道没有胜算,也要赌上一把。譬如: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一个嗜赌如命的战争偏执狂。

军有所不击!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参战吗?真难说

偷袭珍珠港

战例: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妄想打通整个东南亚,为确保日军进攻东南亚的翼侧安全,密谋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负责实施这项战争计划。山本五十六,决定先发制人,妄想通过偷袭美国珍珠港,彻底摧毁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实力。

1941年12月7日,日本在充分准备下,利用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成功偷袭美国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及瓦胡岛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从这件事情开始,战争的天平开始倾斜。日本低估了美国军事实力与综合国力,最后在太平洋上,遭受到美国严厉报复与打击。在尝到战争恶果之后,才逼迫认输投降。

军有所不击!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会参战吗?真难说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从军事角度来分析,有以下启示:

1、军有所不击,有些敌人不能打。前面讲过敌强我弱不能打,没有什么利益好处不能打,敌人抢先占据有利地形不能打,锋芒正锐的强大敌人不能打。战争处于胶着的时期,要尽量避免多线作战,不要去攻打潜在的强敌。

2、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要保存自己的实力,然后等待机会再战胜敌人。当年抗日战争,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占区,保存了军事实力,才能牵掣日军。等到日本在战略上犯错之后,中国军民才等到反攻日军的机会。

3、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让敌人打败,或者说保存自己军事实力,完全在于自己努力。而要战胜敌人,或者低彻击垮敌人,要等敌人犯错,露出破绽才有机会。

军有所不击,您有何高见,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