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發展意見出臺,四川多家教育集團股價應聲下跌

“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15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公佈,其中第二十四條明確提出遏制過度逐利行為。

敏銳的資本市場對此迅速做出反應,當晚美股開盤後,紅黃藍教育立即暴跌,半小時內兩次觸發熔斷,最大跌幅約60%,至收盤時下跌52.97%,市值一夜蒸發超過2.5億美元。

此外,在16日港股開市後,希望、博駿、天立教育等四川系教育集團股價亦紛紛應聲下跌,至截稿時,跌幅分別為7.04%、12.56%、15.25%。

學前教育發展意見出臺,四川多家教育集團股價應聲下跌

紅黃藍股價暴跌52.97%

15日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佈。

其中,《意見》第二十四條表示:

民辦園應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和資產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會計賬簿,收取的費用應主要用於幼兒保教活動、改善辦園條件和保障教職工待遇,每年依規向當地教育、民政或市場監管部門提交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社會資本不得通過兼併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已違規的,由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清理整治,清理整治完成前不得進行增資擴股。

參與併購、加盟、連鎖經營的營利性幼兒園,應將與相關利益企業簽訂的協議報縣級以上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佈;當地教育部門應對相關利益企業和幼兒園的資質、辦園方向、課程資源、數量規模及管理能力等進行嚴格審核,實施加盟、連鎖行為的營利性幼兒園原則上應取得省級示範園資質。

幼兒園控制主體或品牌加盟主體變更,須經所在區縣教育部門審批,舉辦者變更須按規定辦理核准登記手續,按法定程序履行資產交割。

所屬幼兒園出現安全、經營、管理、質量、財務、資產等方面問題時,舉辦者、實際控制人、負責幼兒園經營的管理機構應承擔相應責任。

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相關消息一經公佈迅速掀起波瀾。美股開盤不足3分鐘,紅黃藍跌幅擴大至50%,半個小時內兩次觸發熔斷,最大跌幅約60%。至收盤時,紅黃藍股價下跌52.97%,市值一夜蒸發超過2.5億美元。

對此,紅黃藍官方連夜發佈聲明,稱“完全支持中央《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頒佈實施,也堅信在探索轉型中的中國學前教育事業必將擁有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未來。我們將認真研究政策導向,時刻堅持緊跟黨和國家的政策號召,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發展意見出臺,四川多家教育集團股價應聲下跌

多家四川上市教育集團股價下跌

或調整公司業務經營範圍及比重

16日早上,港股一開市,博駿教育、楓葉教育、21世紀教育、成實外教育、天立教育等多家開辦有幼兒園業務的K12教育集團亦應聲下跌。

同時,記者梳理發現,至截稿時,希望教育、博駿教育、天立教育等多家四川系教育集團跌幅分別為7.04%、12.56%、15.25%。

“政策對上市企業,尤其是教育企業的影響其實早有先例。早在今年8月,司法部發布《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案(送審稿)》時,香港市場教育板塊便集體下跌。不同的是,本次《意見》具有更強的指向性與針對性,直接提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所以它產生的影響的指向性與針對性也更強。”

前香港南華金融高級策略分析師,現獨立股評人岑智勇告訴記者,“本次受《意見》影響的公司,主要是有幼兒園業務的教育企業,而且幼兒園業務在公司業務所佔比重越大,所遭受的影響也就越大。比如紅黃藍,它的主要業務就是幼兒園,所以股價一度腰斬。”

岑智勇進一步分析道,“就香港市場而言,像博駿教育、天立教育等上市公司,幼兒園不是它們的主要業務,所以影響不會像紅黃藍那樣大。它們的股價之所以還是大幅下跌,一方面是因為有部分幼兒教育業務,另一方面是因為政策的不確定性打擊了投資人的信心。未來,伴隨《意見》的進一步落地與實施,為了進一步降低影響,這類教育企業將可能調整自己的業務經營範圍及比重,而它們的擴張步伐也將為此掣肘,因而放緩減慢。”

記者注意到,16日午間,股價下跌13.08%的21世紀教育便特別做出自願性公告,表示將積極擁護國家政策的實施,稱21世紀教育“自上市以來,集團內部亦圍繞‘讓內容和科技推動教育發展’的企業使命,逐步對學前教育業務發展戰略進行優化,正實現以連鎖幼兒園的運營向以‘科技+內容+服務’的幼教生態系統的升級與轉型。”

學前教育發展意見出臺,四川多家教育集團股價應聲下跌

2020年之前全國普惠性幼兒園將達到80%

《意見》也明確提出了學前教育未來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80%。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投入水平顯著提高,成本分擔機制普遍建立。幼兒園辦園行為普遍規範,保教質量明顯提升。不同區域、不同類型城市分類解決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大型、特大型城市率先實現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本專科為主體的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規模達到20萬人以上;建立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機制,健全培訓課程標準,分層分類培訓150萬名左右幼兒園園長、教師;建立普通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質量認證和保障體系,幼兒園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科學保教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幼兒園教師社會地位、待遇保障進一步提高,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

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建成覆蓋城鄉、佈局合理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形成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為幼兒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優質的學前教育。

教育業內專家:《意見》奠定發展基調

學前教育將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優質

“過去幾年,伴隨資本的介入,學前教育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和師資力量短缺等問題得到了部分改善。但由於監管的缺乏,整個學前教育行業在快速發展擴張的同時,其內部矛盾也在不斷加劇,過度逐利行為及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中國教育學術會學術委員、四川省教育學會研究員紀大海指出,“學前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被黨和政府所關注,《意見》於是應運而生。”

紀大海表示,“作為行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意見》為學前教育未來中長期發展奠定了基調。一方面,《意見》指出了學前教育目前面臨的普惠性資源不足、政策保障體系不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滯後、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建設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目標,並給出了優化佈局與辦園結構、拓寬途徑擴大資源供給、健全經費投入長效機制、大力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等方法。相信伴隨《意見》的進一步落地與實施,人民群眾‘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將得到有效改善,我們的學前教育將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優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沈興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