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書章句集註》,悟傳統文化精神

版本:中華書局出版社,新編諸子集成,繁體豎排,定價39元。

讀《四書章句集註》,悟傳統文化精神

研讀子書,品味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結晶。本書是朱熹代表性作品。他將尊崇孟子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並將之與論語並列。認為儒家是孔子、曾參、子思、孟子,這樣傳承起來的。對論語的註釋又集合了二程的註釋,稱之為集註。

雖然程朱理學在課本中屬於被批判的對象,因為他註釋的目的主要在於宣傳他的程朱理學,大學中原著缺少的格物傳是他自己杜撰補充進來的,但是,他也下了功夫了,前後四十餘年不斷的理會修改,至死,做到了畢力研究,死而後已。同時,也是對儒家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並不完全是曲解,受時代環境的所限吧,在探求把握文章整體思想體系上還是有一定可取之處的,當然,這本新編不止有朱熹的註解,清朝學者的註釋也是一併收錄了,讀者需要自己取捨。

讀《四書章句集註》,悟傳統文化精神

今天,我們先談一下大學章句。本書很耐讀,古文怕大家不適,還是以白話簡單述之。人生八歲,皆入小學。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值文,及其十又五年,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大學章句,大,舊音讀太。今讀如字。大學之綱領: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親,當做新。即應自己要明,不要昏,然後推己及人,去除舊的糟粕,達到事禮本理的狀態。遵天道,不要有私慾。大學之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是為了明明德於天下,故而一步步往前倒推出這八目。

解釋八目,不得不佩服古人文字之洗練。讀古文,萬不可只看字面意思,比如親字如果解釋成字面意思就錯了。選取兩句流傳較廣的詞語,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是在解釋誠意。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此為解釋治國。

讀《四書章句集註》,悟傳統文化精神

研讀經典,給自己的靈魂洗洗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