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了解儒家經典的「四書」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讓我們繼續共讀《中國哲學簡史》,今天要帶大家瞭解的是:儒學經典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說到我國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四書五經”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主題。它們不僅是儒家經典,甚至可以說是世界文化和思想史上的經典。那你知道“四書五經”是指什麼嗎?

“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而“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論語》和《孟子》合稱為“四書”。所以,“四書”之名始於宋朝。

儒家的經典,最初其實也包括“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來經過秦始皇焚書坑儒,秦末農民大起義,項羽進入秦都城咸陽,大肆縱火焚燒秦宮殿,《樂》經失傳。到了漢朝時,皇帝曾經多次下令全國各地向國家獻書,漢武帝還設置了“五經”博士,“五經”的說法由此開始。所以,“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四書五經博大精深,今天我們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四書”。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瞭解儒家經典的“四書”


《大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相傳是孔子弟子曾參所著。在宋、元以後,《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大學》中提出的“三綱領”和“八條目”。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按照新儒家的學說,三綱其實說的就是一綱,即“明明德”,而“親民”是“明明德”的方法,“止於至善”是“明明德”的最後完成。總體意思,做人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實際上只有一條就是“修身”,其餘都是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些步驟,都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步驟,則是修身達到最後完成的道路和手段。所謂達到最後完成,就是“止於至善”。人只有在社會中盡倫盡職,才能夠盡其性,至於完成。如果不同時成人,也就不可能成己。

所以,實際上《大學》中的“明明德”與“修身”是一回事。前者是後者的內容。於是幾個觀念歸結成一個觀念,這是儒家學說的中心。

一個人並不一定要當了國家或天下的元首,然後才能做治國、平天下的事。他僅僅需要作為國家一分子,為國盡力而為;作為天下一分子,為天下盡力而為。只要這樣,他就是盡到了治國、平天下的全部責任。他如此誠實地盡力而為,他就是“止於至善”了。

《大學》全文文辭簡約,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做人、處事、治國等有深刻的啟迪性。


《中庸》

很多人把“中庸”理解為一種被動、妥協、消極的態度,但這完全錯了。“中”的真正含義是:既不太過,又不能不及,不能過猶不及,恰到好處,謂之“中”。比如冬天穿棉襖是恰好,夏天穿棉襖就不是恰好了。儒家常將“時”與’中’連用,孟子和孔子說: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情感完全沒有發生的時候,心的活動就無所謂太過、不及,而恰到好處,這是中的一個例子。

而“中庸”的“庸”意思就是普通和平常。就像每個人每天都要吃喝,都很平常,但是非常重要。簡單普通的事情,恰恰是非常有價值的,就像空氣、水對我們人類生存一樣。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物極必反”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一個事物發展到極端之後,就會走向相反的另外一個極端,我們要做的就是掌握平衡,做到恰到好處。就像黑格爾所說的那樣: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它自己的否定。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謙虛、謹慎、節儉而勤奮。從思想根源來說,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物極必反”思想觀念。它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豐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綢繆,懂得節儉和儲蓄的重要性;也讓我們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不至於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謹慎和謙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們古代也有很多成語和典故體現了道家和儒家的這種哲學思想。比如:樂極生悲、苦盡甘來、柳暗花明、絕處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以及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都是這種哲學思想的體現。


《論語》

我們都知道《論語》是孔子的學生根據孔子生前的言行編著而成的,說到《論語》,我想大部分人都能想起幾句那些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道不同,不相為謀等等。

跟我讀完一本書:《中國哲學簡史》瞭解儒家經典的“四書”

《論語》短短一萬多字,不僅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儒家經典,更是中華文化的不朽傳奇,甚至可以說是中國人的精神基因。《論語》甚至還為我們貢獻了3,4百個常用成語,比如:溫故知新、過猶不及、既往不咎、見賢思齊、安貧樂道等等都出自《論語》一書。

《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其思想主要有三個既各自獨立又緊密聯繫的體系:

第一、倫理道德,核心思想是“仁”。仁是人內心深處的一種真實的狀態,折中真的極致必然是善的,這種真和善的全體狀態就是“仁”。

第二、政治主張,核心思想是“禮”。在治國策略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第三、認識方法,核心思想是“中庸”。孔子確立的仁的思想體系,進而將禮闡述為適應於仁、表達仁的一種合理的社會關係與待人接物的規範,進而明確“中庸”的系統方法論原則。


《孟子》

說到《孟子》一書,很多里面的名句我們應該都比較熟悉。比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等等經典名句都是出自《孟子》一書。

在《孟子》一書中,他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形成了以“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論”為主要內容的孟子學說,性善論和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華所在。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

在《孟子·告子上》中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也這是孟子性善論的核心,後來宋朝朱熹把它豐富為“人之初,性本善“,明朝王陽明又延伸為“致良知”。

在孟子的治國思想中,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王在最後。孟子認為君王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這是一種典型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這個治國思想,在中國的近現代歷史中,發揮了巨大的影響,比如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創建。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認為,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