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是中國普遍心理,管理也是一樣,很多在外國用得好的管理方式,直接引用過來,看上去滴水不漏的管理模式,一旦用上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中國式的管理到底是怎麼樣了?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形成自己的文化管理

在中國形成兩種情況,懂管理的不是老闆,而是學者、培訓家,實際上沒有滲透到應用層面,懂商業卻不懂的管理的老闆,老闆經過廝殺之後才發現自己對管理一無所知,他們更偏向與市場,埋頭前進,走到後面才發現,管理才是企業最難解決的問題。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當然還有一些在企業發展中形成自己一套獨特的管理,認為是獨一無二的,比如說海底撈、華為、阿里巴巴,胖東來等管理特色,而在他們的管理中,你會發現他們更多是在藉助儒家思想,仁愛,強調秩序和倫理,創造和諧內部,讓員工感覺到“幸福”。

“善念+行為標準”

實際上很多企業會形成一種“明星效應”,價值觀基於老闆的人格魅力和個人形象,員工認同的這樣觀念,就會為此而努力,驅動員工內在動力。

這樣的價值觀其實一點都不牢固,甚至有可能崩潰。員工參照老闆行為加以更正,但是實際上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許老闆在某一時間因為某些事情聲譽受損或者是做了錯誤行為,比如劉強東事件,這就導致了價值的崩潰。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無時無刻在踐行儒家哲學,平等、關愛作為企業價值觀,但是實際上用歪了這個價值觀,他們提倡一種德、感恩文化,是將員工代入君臣關係,以此來解決留人的問題,提倡感恩文化,無條件付出,讓這些都變成理所當然,也就是目前常常說的“忠誠”。

意味著之前靠宣傳的善念來維持的關係將會崩塌,原本是驅動員工的動力,反而是確定員工離去的心。

強權管理不合適宜

大多數企業喜歡宣導一種君臣理念,權利的至高無上,有權可以為所欲為,有錢也可以,比如說服務員,原本這只是一項工作,為什麼還是會有一種高低貴賤之分,做服務員會覺得低人一等,這就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過度服務,顧客和服務員工不是單純的合作關係,這是顧客的代償心理。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大多數企業的老闆表現為強權,他們希望可以控制員工,甚至是從心理上去操控,比如說你早下班,你感覺心裡有愧疚,因為別人都是比你晚下班,即使你的工作已經做完了。

還有一種就是管死了,員工多數表現為只需做好零部件的那一顆螺絲,沒有什麼激情也沒有目標,至於對公司發展,走一步算一步,意見提不提都無所謂。

管理在新一代受到了挑戰

中國式的管理實際上大多數是借用了儒家思想,試圖用“德”來感化員工,實際上這一招對於90後和00後的員工一點作用都沒有,他們不講情義,不講忠誠,除了看得見的利益,其他的都沒有多大作用。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你公司有沒有他想要,為企業付出能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如果不能,帶走你的團隊自立門戶,畢竟他們在長期的相處和合作之中達成了一種共識。

所以,作為管理滿足他短期的利益,甚至是有與他平分天下的決心。——利益捆綁

行為標準+獎罰分明,所有這一切有根據,就相當於在員工入職之前的遊戲規則,你要遵守!

遊戲規則和遊戲獎勵是同時的,積分管理導入企業管理之後,講究的一種共贏互利。積分管理量化員工工作、行為習慣,對員工360度全面考核,利於企業選拔人才,分配獎金有很大關係!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為什麼員工願意去掙積分?也是存在一個落差的心理,沒有人願意自己比別人弱,也不願意自己的收入和別人相差太大,這種差距驅使員工去努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就要求員工學會以合作的形式求得幫助,這些有利於企業價值觀的形成!

中國式的管理:是誰扭曲企業文化,試圖用仁愛讓員工無條件付出?

積分管理的運用跟打遊戲的原理相似,不斷升級,提升你的收入,甚至是與你在同一個崗位上的員工相差三四倍,這就是分配的激勵!

點擊下方“查看方案資料”免費領取一份積分管理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