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論:由瑞幸咖啡談起

今天我用小學5年級學生能看懂的幾點邏輯,說說互聯網行業的虧損論。

前不久,明星創業公司瑞幸咖啡,被媒體報道今年前三個季度,咖啡總銷售收入3.75億元,毛利潤為虧損4.33億元,淨虧損8.57億元。

虧損論:由瑞幸咖啡談起

3.75億的收入,換來了8.57億的虧損,雖然這個數據未必準確,但還是引發了“瑞幸會不會成為下一個ofo”的探討。

這樣的數據和探討似乎對瑞幸不利,但瑞幸真的“虧”了嗎?

一般來說,我們判斷企業虧損,主要看各種報表數據,一目瞭然,似乎沒有可探討的餘地(當然,因為會計準則的標準帶來的數據差異除外)。

但在互聯網時代,判斷企業虧損,可不能單純的看報表了,哪怕算上所謂公允價值的報表。

我們以當年(2012年前後)的京東為例,數據報表顯示京東淨虧損為17.29億元。這麼大額的虧損當然引發了媒體的質疑,但我們的媒體忽略了一個事實,京東的所謂虧損其實是“偽虧損”,把錢換成了比錢更值錢的物流基地和倉儲中心罷了。換句話說,雖然紙面報表上顯示了虧損,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京東實質上反而是盈利的。

如果還無法理解,我換個例子:這好比,你有1000萬資產,今年1月把其中的500萬買了房子,12月房子漲成了800萬。假如你是一家企業,按照報表來說你今年虧損了500萬,但從實際上來看你賺了300萬。

<strong>好了,讓我們回過頭來說瑞幸

我們先假設8.57億的虧損是真實的報表虧損,那8.57億背後瑞幸除了換回來收入3.75億元以外,還賺到了什麼呢?賺到的部分和8.57億虧損相減之後,會是“雖然賬面虧損但實質賺了”的正盈利嗎?

相關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試營業以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消費用戶達1200萬。換句話說,瑞幸8.57億虧損買到了1200萬用戶。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一個O2O或者新零售的用戶價值多少錢,有人說值100元,有人說值300元,眾說紛紜。我們以美團為例,這家市值2500億港幣的企業有4億用戶,算下來每個用戶價值600港幣(當然我這裡只是為了說明邏輯,實際上組成企業市值的因素很多,用戶價值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們假設一個用戶值100元,那麼瑞幸2018年“賺”了12億;假設一個用戶值200元,那麼瑞幸2018年“賺”了24億;那麼價值300元,400元,500元,600元呢,瑞幸在2018年分別賺了36億、48億....以此類推(再次說明:我這種計算方式不精準,只是為了說明邏輯)等等。

這個隱藏的邏輯被我們的一些媒體都忽略了,但被人老成精的投資人發現了。所以當外界質疑瑞幸會成為下一個ofo時,精明的投資人出手了。先是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等參與了A輪的2億融資,然後4個月後發現“不對勁”,又有其中的投資人參加了B輪的融資。

另外,瑞幸在2018年燒錢之後,不僅僅是賺到了1200萬新零售用戶,而且也實實在在的開了2000多家店鋪,以及一整套供應鏈體系以及後端的信息化系統。這2000家店鋪值多少錢,背後的系統和服務體系值多少錢,核心管理人才值錢多少,這恐怕都難以計算,但無疑都遠比8.57億的所謂虧損要多。

<strong>然後,我們說說瑞幸“虧損”換來的三層價值

虧損有兩種,一種是真的虧損(數據報表和實質上都在虧損),一種是戰略性虧損(數據報表虧損,實質上增值)。

前文我們說過,有投資人參與完A輪的融資後,發現了“不對勁”,這個“不對勁”到底在哪裡?

這裡我們就要說說,虧損帶來的背後三層價值了。

第一層是實物價值。這點很好理解,2000家店鋪、8500萬杯咖啡、數量不等的其他餐食等運營效果,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第二層是數據價值。2000家店鋪和1200萬用戶,隨著時間的流逝,通過社交網絡和支付場景,頻繁的進行交互,產生了巨大的數據價值。這個數據一方面可以服務於運營本身,比如根據用戶畫像,推出不同的餐食和服務,精準匹配;另外一方面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可以和順豐、小程序、美團們連接,推動智慧供應鏈的建設,對外賦能。

第三層是平臺價值。按照目前的模式和打法,當瑞幸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不管是否願意都會裂變成平臺公司。到了那個時候星巴克不是瑞幸的敵人,反而會和瑞幸共存,成為瑞幸生態鏈條上的參與者。

這也是我為什麼建議瑞幸,做好品牌升級的準備,由瑞幸咖啡升級為瑞幸生活。

A輪的投資人,在經過點撥後,發現了第二和第三層的價值,這個價值開始進行後,瑞幸估值會迅速的上漲,所以為了利益最大化,投資人急了,然後我們看到瑞幸A輪到B輪的時間僅僅間隔4--5個月。為什麼兩次都是2億美元,而不是B輪理應更多融資,這依然說明了此輪融資的倉促性。

我敢斷言,瑞幸的C輪融資在B輪之後就已經開始進入實質的談判階段,並且額度將遠超過AB輪。具體數額,要看1200萬用戶之後的新增發展或者流失來決定。

<strong> 最後,我們簡單聊聊“盈利中的虧損”

有的企業表面虧損,實則賺錢。有的企業表面賺錢了,實則虧損了。

按照上文的邏輯,我們可以反過來判斷一些企業的假盈利真虧損。2018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後,不少企業打著“過冬”的口號,開啟了降薪、大裁員、關店、減少渠道減少和市場投入,然後年底時欣喜的發現盈利了。

我們應該注意到,這種盈利背後,很可能是減少了200個店鋪、300萬用戶以及員工士氣的低迷換來的。

所以這兩天我和投資界朋友聊天時,建議在2019年要警惕的不是大虧損的企業,反而是那些因為節流而扭虧或者減虧的企業,比如某視頻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