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區塊鏈是2018年最熱的科技名詞,尤其是比特幣價格過山車一般的起落,讓人們對區塊鏈更加關注。但是,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個運用,它不是區塊鏈本身。區塊鏈意味著什麼?它有哪些作用?

區塊鏈中的“區塊”,是一套電子賬本,不僅可以記錄貨幣金額,而且可以記錄任何信息,幾乎可以把它想象為一個包羅萬象的電子檔案袋。把不同的區塊鏈接到一起的,就是無形的“鏈”。區塊鏈是一群研究密碼學的專家發展出來的技術,他們希望藉此去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就是沒有核心,沒有中心,沒有中間人,一切活動都在人與人之間直接開展。“區塊鏈+”的優勢,不僅在於能夠實現點對點的互聯互通,而且可以在陌生的節點之間建立信任關係,讓兩個節點能高效完成各種交換。例如商品、資產、信息、服務等等。因此,區塊鏈能夠為人們節省大量時間:因為人與人之間需要時間來建立信任,即便任何物品都通過網絡連接之後,兩個接入網絡的陌生人之間,仍然無法快速瞭解併產生信任。但是,區塊鏈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區塊鏈技術的1.0,核心技術是實現了點對點交易。各種加密數字貨幣都建立在這種技術之上。而區塊鏈技術的2.0,核心特徵是引入了“智能合約”,可將一些應用採用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式執行。區塊鏈1.0和2.0被歸入金融科技範疇,而區塊鏈技術3.0即“區塊鏈+”,即廣泛應用於各種社會經濟場景,有人稱之為泛區塊鏈應用。但是,真正適用於“區塊鏈+”的場景,至少要符合三點要求:

1.場景中需要一個賬本存在(不侷限於記錄價值);

2.有真實性訴求;

3.需要形成廣泛共識。

分佈式數據庫早已有之。那麼,區塊鏈分佈式賬本與之區別何在?

簡單說,分佈式數據庫可用很多傳統技術和方式實現,只有用到區塊鏈技術實現時,才稱之為分佈式賬本。因此,分佈式賬本屬於分佈式數據可這個概念範疇,但分佈式數據庫不一定就採用區塊鏈技術。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的分佈式賬本,網絡中的各個節點都要對記錄在任何節點上的數據檢驗(校驗),並確保其處於正常狀態(維護)。在一個節點發生該數據寫入(記賬)動作時,要經過其他所有節點按照大家認可的規則進行檢驗和確認,之後這些被認可的數據信息會同時被更新到所有節點上。這意味著,這種記賬行為必須達成共識,之後保持穩定並難以篡改。

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區塊鏈技術依靠共識機制。這種共識帶有強制性,依靠組織中心所制定的一系列自上而下的遊戲規則。在區塊鏈社會形態中,所有成員在權利方面沒有差異。要實現全體成員都認可的決定,只能依靠相互協商和認同形成共識。顯然,這一模式具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怎樣才算達成共識?它主要通過算法和代碼確定——也就是大家先對一套共識算法達成共識。目前,區塊鏈技術經由不同的實現路徑,產生了幾種共識算法:例如工作量證明(PoW),權益證明(PoS),股份授權證明機制(DPoS)。區塊鏈主張去中心化,實踐層面出現了三個變種: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其中公有鏈(接近完全去中心化)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讀取的、任何人都能寫入的區塊鏈,例如比特幣等等。但是,它的共識機制只允許部分節點(礦工)達成共識。私有鏈是寫入權限掌握在一個組織(發起和管理區塊鏈的機構)手裡的區塊鏈,讀取權限可以完全開放,也可有條件開放。由於私有鏈的所有規則基本都有一個組織制定,那麼參與成員的權限就很小。而聯盟鏈則介於這兩者之間,它針對特定的企業和組織,要加入聯盟鏈需要經過議定過的准入機制,通過數字證書的方式實現基於公匙基礎設施的身份管理體系。目前,這三類去中心化程度不同的鏈,都有各自不同的適用場合。

<strong>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LikeLib是一個區塊鏈底層公鏈系統,其本質是一個集高效、安全、穩定、可信於一體的去中心化開放式網絡,LikeLib提供帳戶,身份驗證,數據庫,異步通信以及在數以萬計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調度。目前,LikeLib主網已成功上線,基於其出色的技術體系架構,LikeLib可支持數千個商業級的分佈式應用程序(DAPP)在其平臺上運行。

目前已經被大家熟悉的公式算法已經不勝枚舉了,POW之於BTC,POS之於以太坊。共識機制因各個公鏈的使用場景不同而不同,而LikeLib公鏈及其生態系統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一個真正能支持大量商業級應用的公鏈。

LikeLib是一套通用的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在其主鏈上不運行任何應用業務。所有應用業務由側鏈運行。通過LikeLib的系統,能快速的部署基於LikeLib的側鏈,且可靈活定製側鏈的各種運行參數,包括是否支持基礎代幣、加密算法、共識機制、存儲機制等。

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LikeLib定義了標準共識模塊,以提供接口兼容不同的共識機制。LikeLib社區會續開發POW、DPOS、POS、PBFTPOOL驗證池等共識機制,以供用戶自由選擇。

LikeLib通過建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實現對去中心化體系的重構和發展,這樣不僅可以保障系統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出塊,同時也提高了破壞成本,保障了LikeLib網絡的安全穩定。LikeLib主鏈處理主體應用業務模型,側鏈適配多元化、多匹配應用場景接入,它使用並行計算,使得把區塊鏈拓展到百萬用戶和每秒百萬次交易成為可能,提高了智能商業開發效率。當LikeLib超級計算機網絡形成以後,那將是一個沒有延遲的極速網絡,是一個無限存儲的網絡,所有的傳遞和交換幾乎都可以瞬間完成。

LikeLib區塊鏈底層公鏈技術應用

<strong>LikeLib公鏈構建四層金字塔生態

LikeLib公鏈準備打造的是一個基於區塊鏈3.0生態系統,通過四層(資源層、平臺層、服務層、應用層)金字塔式結構打造其穩定的三角。

首先,資源層通過生產者節點提供其安全穩定的高性能服務器來提供LikeLib生態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是支撐DAPP商業化用用的關鍵。

其次,LikeLib通過打造一系列的開發工具為新一代開發者提供強大的支持和服務保障。

同時,在服務層中,LikeLib提供多種應用模板來提供給各位開發者靈感,其作為友好窗口在LikeLib第三層極為重要。

最後在應用層中,是LikeLib生態活力的最佳體現場景。目前來看,已經有社交應用上線蘋果安卓提供給消費者使用,同時也有大量的優質DAPP在通訊、社交、遊戲、諮詢等領域加緊開發中,之後會適時上線。

LikeLib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自身擁有的配置資源,同時也因為有用戶參與其中的社區,DAPP開發等來獲得獎勵,不斷的壯大和發展社區。

在不斷提高社區的影響力和價值下,LikeLib必然會形成整個社區和用戶緊密聯繫,共同構建更有價值的共同體的未來。

不難看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和商業交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在金融業,它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安全性也有了更多的保障。在物聯網系統,區塊鏈通過非對稱加密算法實現信息加密和數字簽名,利用私匙加密信息,公匙解密驗證信息來源的真實性。這可以建立一套可信的加密系統,提高網絡安全性能。此外,它還能追蹤設備使用歷史,協調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交易,還可通過設備之間,設備與人之間進行數據交易,使物聯網設備獨立。區塊鏈上的節點與互聯網一樣,無法保證收集的數據真實,而物聯網節點採用傳感設備,可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然後按區塊加密存儲,並面向整個網絡廣播,從收集到使用環節都保護物聯網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及時性和準確性。兩者結合,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