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大工業生產的時代,生產線上的速成食品,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搬上我們的餐桌。然鵝,在湖南省雙峰縣這個小縣城,這裡的人們仍然堅持古法制醬的方式,前前後後至少要花四十多個大太陽的日子,只為了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做一點正宗的永豐辣醬。

永豐辣醬既可用來調味,又可以直接用來下飯。據說早在明崇禎年間就有曬制歷史,清末經曾國藩引薦,更被列為宮廷貢品,是不可多得的鄉間美食。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永豐辣醬以雙峰及周邊地區所產的長尖紅椒為原料,加入經過發酵後的小麥粉、粗鹽曬制而成。曬制過程中不加任何添加劑、色素,全憑那剁碎了的紅尖椒和小麥粉、粗鹽在長夏三四十度的高溫下暴曬,自然成熟。辣醬曬制過程中每天需要翻動幾次,讓醬缸裡的辣醬均勻受熱。七八月正是刀豆、地蠶、茄子等成熟的時節,所以,永豐辣醬中往往加入這些曬去陽水的土菜,吃起來格外爽口,別有一番味道。

因為永豐辣醬受歡迎,雙峰也有不少曬辣醬的醬園子,醬園子所曬辣醬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原材料紅尖椒。一罈好的辣醬,第一步就是要選紅透了的湖南長尖椒,洗淨、去蒂、剁碎或用機器攪碎。因為新鮮的辣醬機器也不好攪,所以一般自家曬制的一般還是剁碎。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雙峰的夏天,空氣中都是辣醬的香味。醬園子曬的辣醬是拿來賣的,農村裡家家戶戶也會曬一罈辣醬留著自家吃。所以,以前每到暑假,我就要幫我媽準備曬辣醬的事。

制辣醬的第一步是要把粗鹽曬成鹽滷,這需要幾天時間。接下來,就是剁辣椒了。辣椒自己家一般能一次摘十多斤,不夠我們也會去鄰居家或者街上買一點。沒有三十斤辣醬是不夠曬的。待辣醬洗乾淨,去掉把,在太陽底下曬乾陽水,我媽就要準備大展身手剁辣椒了。因為一次要剁的辣椒比較多,所以一般會準備一個乾淨的大木盆、砧板,還有兩把刀。剁辣椒的時候,我媽就是拿著兩把菜刀同時剁的。每每那時候,我就覺得我媽媽好厲害。畢竟,我到現在也只會勉強剁點碎辣椒,左右開弓的事從來沒做過,我感覺自己也沒有這種協調性。剁辣椒往往要剁幾個小時,我有時候幫忙用一把刀剁過,不僅手痠,過後手也是火辣辣的,還要防止碎辣椒飛眼裡去。所以,每每剁完辣椒,我媽都要用肥皂水反覆洗手。那種難受,我只能想象,不敢深刻體會。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辣椒剁好,放入正在曬制的鹽滷水中,在太陽底下曬幾天,曬掉生辣椒的“生”氣。為了翻辣醬,這時候還會去砍一根新竹子,削出一根半米長的竹棍用來翻辣醬。這時候,就可以準備曬辣醬的第三步了。

第三步的關鍵是麥子。首先,要選帶皮的小麥蒸熟,再放在陰涼的地方讓它發黴。小麥發黴的過程我們會在上面蓋上“黃古老刺”(音),大概是作為催化劑之類的吧。發黴的過程要持續一週左右,期間可以不用翻動。一週後,小麥發黴差不多了,去掉上面的植物,把它在太陽底下曬乾,曬得很乾。然後再把曬乾了的發酵小麥洗去上面的黴,重新曬乾,再磨成粉末。這時候,小麥粉就可以加入醬缸混合起來了。這時候,粗鹽也可以加進來了。

因為最開始曬制的是新鮮的辣椒,就是現在很多人喜歡的剁辣椒了,其實水分是很多的。所以,加小麥粉和粗鹽,量控制好的話是不用加水的。往往開始一滿缸的辣醬,到最後曬出來只有不到一半。辣醬曬好也有濃稠之分。一般辣醬曬到粘稠,辣椒和小麥粉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的時候,辣醬就可以說曬制好了。如果想收得更久一點,還可以繼續曬乾一點水分,不要把辣醬曬得跟乾土一樣就好了。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辣醬廠曬辣醬

曬辣醬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夏天雷雨多,一有雨,有時候在地裡幹活,都要趕緊跑回去收辣醬罈子。晚上露水重,怕下雨,所以晚上往往會把辣醬罈子收進家裡。為了防蚊子,一般都要給醬罈子蓋個紗窗。曬一個多月,看辣醬的顏色不再鮮紅了,開始一點點變深,這時候,什麼刀豆、地蠶、茄子皮都可以往裡面放了。放進去還要繼續曬制一段時間,待辣醬的味道和它們互相融合。這時候,每天翻辣醬的時候,就會把這些小菜舀出來,先聞聞看味道熟了沒。感覺曬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嚐嚐看是不是真的曬好了。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從暑假開始曬辣椒,往往到新學期開始時,辣醬也差不多曬好了。算算時間,前後四十天算是少的,因為曬辣醬還要好天氣,如果碰上天氣不好,那就只好加長時間曬了。

待辣醬曬好,一次盛小半碗帶刀豆的辣醬,往往是家裡桌上的搶手菜。然後,家裡的菜裡就會經常有辣醬的身影。炒飯是少不了辣醬的,肉湯裡也會放辣醬,過年的扣肉裡辣醬也是重要的一份子,有放辣醬的扣肉才好吃。下到九月十月,地裡就沒有新鮮的辣椒了,這時候,辣醬更是成為餐桌上必備的調味品。而對於那些帶飯的走讀生來說,辣醬又是他們常吃的一道菜。一勺辣醬可以拌一碗飯吃。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可以說,永豐辣醬是深入雙峰人的骨子裡,是揮之不去的美好記憶。雖然我不知道湖南其他地方的人們是怎樣吃辣的,但我覺得,有辣醬的日子才有滋味。

隨著一年年遠離家鄉,母上為了照顧我們幾姊妹的家庭也遠離了故土,吃辣醬的日子也變得奢侈起來。於是,每年回去的日子,往往就是去親戚家走動,順便帶兩罐辣醬回來。有時候親戚家沒曬,也會直接去市場上買。

能夠作為貢品的永豐辣醬是怎樣製成的?

幾百年了,歷史不斷更替,時代不斷變化,唯有永豐辣醬,仍然是雙峰人的心頭好,滋養了一代代雙峰人的胃,養育了這片老方言地區的人們,養育了湘中這片土地上人們的豪情與俠義。如今,永豐辣醬作為地方特色產品仍然在不斷髮展,人們甚至為曬辣醬蓋起了玻璃房,讓辣醬受到更好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