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大裁員,中國本土難倖免?

<strong>跨國藥企裁員消息不斷,中國本土藥企也面臨類似情境。帶量採購擠壓藥企銷售費用,營銷人員岌岌可危,裁員恐成為部分藥企2019年的關鍵詞。

跨國藥企大裁員,中國本土難倖免?

<strong>《財經》趙天宇 | 文 王小 | 編輯

新年伊始,幾個跨國藥企接連發布關閉工廠及裁員計劃;而國內醫藥政策正在調整,也使得藥企從事營銷領域的僱員對自己的職位前景憂心忡忡。

據外媒報道,輝瑞將關閉印度的兩間工廠,涉及約1700 多名員工,同時印度的一間研發實驗室也將關閉。禮來正在削減法國一家工廠的250個崗位,阿斯利康正在美國兩地裁員200多名。

輝瑞中國企業溝通部總監席慶對《財經》記者說,輝瑞在印度的裁員事件與中國市場無關。該公司近年在中國新建了生物製劑生產廠並招募技術人員,目前有關產品在審批。

2017年以來,跨國藥企進入新一輪整合,葛蘭素史克、武田、諾和諾德等多家跨國藥企調整業務並裁員。這不僅涵蓋一些海外工廠及研發團隊,中國區也未能倖免。禮來在2017年宣佈全球裁員3500人,在中國關閉了位於上海張江的研發中心;葛蘭素史克調整了在張江的研發中心的在研項目。2018年9月,諾和諾德在中國和丹麥裁撤研發人員400人。

中國本土藥企的僱員,對自己職位的擔憂日益加深,很多僱員對自己2019年的前程並不樂觀。甚至在1月19日以展望新年中國醫藥產業為議題的行業會議上,也有來自市場一線的人問,自己的崗位會不會被裁掉?

隨著帶量採購等新政的推進,以及藥企營銷的“去賄賂化”,藥企帶金銷售的價格水分正在受到擠壓,仿製藥企的醫藥代表將在2019年面臨規模縮減,一部分人可能會丟掉飯碗。

<strong>跨國藥企裁員消息不減

藥物缺少創新、市場競爭加劇,是很多藥企關停工廠的主因。

據1月9日路透社,輝瑞宣佈將關閉印度的兩間生產廠房,主要生產青黴素等非專利注射藥,涉及約 1700 多名員工,約佔輝瑞全球生產線人手 6%。同時,輝瑞在印度的一間研發實驗室也將關閉,150 名員工面臨裁員或崗位調整。

輝瑞聲明稱,已經過全面評估得出結論,由於產品需求的嚴重下滑,這些工廠繼續運營已經沒多大意義,會立即停產,並有意在2019年儘快退出這兩個廠。

而禮來正在削減的法國Fegersheim工廠的250個職位,涉及領域是胰島素及腫瘤藥物的生產,以及注射筆。不過,在減少僱員的同時,禮來計劃為該工廠做新科技產品投資超過1億歐元,例如數字互聯產品。

禮來的發言人說,轉型計劃來自市場定價的壓力,企業需要更嚴格的製造成本管理,同時壓力也來自其他糖尿病產品的日益激烈的競爭。

藥企在法國縮減規模的還有賽諾菲,據2018年12月5日路透社消息,賽諾菲計劃到2020年裁員670人,減少人力資源、IT和財務方面的職位,其他地區有可能出現縮減。

美聯社1月10日,阿斯利康正在美國博爾德和朗蒙特裁員200多名員工。阿斯利康發言人Michele L. Meixell表示,兩地業務的關閉是為了提高該公司全球生物製劑供應鏈的效率。

從2017年至今,十餘家跨國藥企陸續宣佈裁員,新的一年仍未停止。裁員的原因,一是多個原研藥專利即將到期,面臨大幅降價,裁撤部分銷售及管理部門人員來減少成本,維持盈利水平;二是新藥研發進展不佳,例如2018年年初輝瑞宣佈放棄研發治療阿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的新藥,為節約研發開支,裁撤涉及神經科學研究及早期項目的約300個職位。

此外,大型併購完成後的人員結構調整,也造成裁員隱患。例如此次輝瑞計劃關閉的工廠,就是2015年併購進來的。企業策略調整及轉型也在逐漸拋棄一些員工,阿斯利康就明確表示,此番裁員及關閉業務,也是全球架構調整的一部分。

<strong>國內藥企裁員潮將啟

變動的市場環境下,跨國藥企與中國本土藥企的裁員邏輯實則相通。不過,與海外裁員環境有差異的是,中國本土企業以仿製藥為主,幾百個廠家生產同一藥品不在少數。隨著醫藥新政的推進,企業利潤空間受擠壓,交易成本減少,營銷部門將重新考慮銷售人員的職責和定位。

仿製藥“帶量採購”靴子落地,2018年11月15日開始,上海等11個試點地區的部分仿製藥,按本地公立醫療機構年度藥品總用量的60%-70%估算採購總量,由國家組織集中採購試點,企業中標即可獲得試點城市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中標企業不用再為進醫院發愁,並且醫院需要按上報的量採購。

2018年12月6日,帶量採購藥品預中標結果出爐,31個預中標品種脫穎而出。中標者雖然可以獲得市場份額,但近乎腰斬的價格直指藥企利潤空間。

“我們都知道在製藥企業的終端銷售價格中,有大量的中間公關費用和’帶金銷售’費用。按行業內的初步估算,中間費用佔了藥品價格相當大的比例。”1月17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說,這次能夠降價52%,就是因為企業認定了藥品直接進醫院,中間費用可以不要了,所以原則上不影響企業的製造成本和合理利潤,而是減少流通中尋租、交易成本、佔款等費用。

高企的銷售費用是醫藥行業的沉痾舊疾。各行各業都有銷售費用,但製藥行業尤其高。通過wind查詢,顯示製藥行業A股上市公司177家,2017年銷售費用總計1281.94億元。

A股製藥企業銷售費用佔營收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到2017年,銷售費用佔營收的比例達到22.89%。同樣是消費者買單的行業,零售業的這一數據僅是8.67%。

仿製藥作為成熟產品,已經進入成本競爭階段,目前行業總體營銷費用在40%左右。上述帶量採購31個預中標品種的平均降價幅度52%,遠超於市場之前30%-40%的預期,降價幅度最高的超過90%。

生產企業若無利潤空間去支撐,即失去了賄賂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在“兩票制”、醫藥代表備案制之後,購銷領域商業賄賂監管已經趨嚴。帶量採購政策下,量價掛鉤如能保證入圍仿製藥企的銷量,則銷售環節逐漸簡化,交易成本更會減少。

交易成本對應的正是藥企營銷人員。隨著國家帶量採購質量可靠、價格壓低的仿製藥,如果更多省市主動效仿,企業營銷部門將會重新考慮銷售人員的職責和定位,贊助醫生開會、帶金銷售等傳統做法或逐步被摒棄。

不論中標還是流標,亦或是局外者,或多或少都受到此次事件的波及。北京鼎臣醫藥諮詢創始人史立臣對《財經》記者說,目前已有至少十幾家本土藥企在考慮裁員,針對的崗位多是營銷類,其中既有仿製藥企,也有中藥企業,後者受制於醫療機構限制輔助藥、限制中藥注射劑等政策。但創新藥,以及院外渠道銷售的藥物則未見影響。

“2019年醫藥代表就業趨勢,我們會失業嗎?” 1月22日晚間,行業公眾號“醫藥代表”的文章以此為題。該文稱,從一些企業的瞭解來看,雖然目前企業利潤和醫藥代表獎金沒變化,但都在等帶量採購執行,預計今年上半年會有一部分醫藥代表受影響。

不過,帶量採購擠壓藥品銷售環節水分,對藥企來說,並不意味著裁員就是最好的變通方式。史立臣建議,藥企可以借政策調整的因素進行人才結構的優化,例如淘汰吃老本的、專業度不足的、營銷管理思維陳舊的人員;但由於目前帶量採購仍有不完善之處,如果眼下就盲目裁員,以後一旦需要營銷,團隊搭建就會成為大問題。

“躺著賺錢”的快增長時代正在過去,這是國內外藥企面臨的共同外部環境。創新藥研發的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生物藥,國內外新藥研發的差距慢慢縮小,大家競相搶佔新藥上市的市場紅利期;專利期將過的外企傳統大品種優勢不再,加之國內仿製藥質量提升,部分原研藥降價壓力陡增,隨之而來的就是壓縮成本、關閉工廠及裁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