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智慧城市破解城市可持續發展難題?

10月24日,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廣東省科技技術廳主辦的“2018中國(廣州)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暨高峰論壇”在廣州召開,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黃寧生、中國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陸明出席並致辭。浪潮集團執行總裁陳東風應邀出席,並在智慧城市專題論壇發表題為《智慧城市運營 引領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旨演講。

如何通過智慧城市破解城市可持續發展難題?

陳東風首先提出,目前國內智慧城市建設正呈現如火如荼之勢,智慧城市研討會“熱火朝天”。廣州是國內科技發展前沿地區,也是最早一批投入大量財政預算建設智慧城市。但是,繁榮背後隱藏著疲沓、抱怨和焦慮。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仍然沒有擺脫30年來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模式——項目化建設模式,煙囪化建設效果,最突出的表象是“獲得感不強、財政投入不夠、持續性不足”。

如何通過智慧城市破解城市可持續發展難題?

經過多年實踐,浪潮認為,需要打造智慧城市運營商,承載無所不包的技術ABCD、包含複雜的創新業務模式、匯聚全量的城市數據資源、融匯多樣化的價值生態,解決智慧城市面臨的問題。智慧城市運營商是城市資源賦智整合者、運營服務生態建立者和市場化運營主導者,這三者是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核心。

<strong>城市資源賦智整合者

首先,按照城市資源的角度梳理城市的數據資源,智慧城市運營是對城市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化、服務化、智慧化的改造和高效利用。其次,基於“雲+數”平臺,資源“鏈接”路徑分三個階段:整合政府已有的信息資源,實現公共服務網絡化;不斷豐富城市IOT資源,實現城市管理智能化;融合城市數據資源,推動城市發展一體化。

<strong>運營服務生態建立者

智慧城市是集產業、技術、模式、資本等於一體的複雜巨系統,構造滿足“全社會需求、全產業參與”的運營服務生態是智慧城市運營的重要保障。浪潮致力於構建智慧城市運營服務生態ICSS(智力生態,資本生態,服務生態,供給生態),推動智慧城市運營。

<strong>市場化運營主導者

創新體制機制,建立“政府監督、企業主導、生態參與”的市場化運營主體,彌合多樣、綜合、複雜的需求側與專業、分散、孤立的供給側之間的不平衡。建立運營平臺,滿足個性化、本地化業務需求,提供資源服務、業務服務、管理服務等智慧城市業務運營的核心能力,建立對城市資源的管理與監控,實現面向居民、企業、政府的全業務融合支撐。以雲+數為基礎,通過市場化運營體制機制創新,聚合價值生態,賦智整合城市資源,基於運營平臺,面向公眾、企業、政府,提供綜合化、集約化、智能化的服務,促進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

<strong>智慧,讓城市更美好

2017年以來,浪潮攜手濟南市政府,以“智慧讓城市更美好”為總願景,全面加快智慧泉城建設,著力打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標杆,打造智慧城市建設的“濟南模式”。圍繞“一主體兩平臺”體制機制,以“優政、惠民、興業”三大目標,突出“政府服務、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經濟發展”四大領域,開展“六+N”個智慧應用專題建設,推動智慧城市建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目前,以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濟南市統籌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和市場主體,正在聯合我們的生態建設運營“一平七通”,初步形成集“優政、惠民、興業”服務為一體的政府大腦、感知大腦、交通大腦。

2018年10月9-11日,濟南以“智慧讓城市更美好”為題舉辦首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際峰會,來自國家部委及山東省政府領導,多名院士、國內外知名專家,17國外賓,國內23個城市代表團、市民代表團,以及500餘家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領先領軍企業參加會議,並見證智慧泉城的啟用。目前浪潮正與濟南市政府一道,結合濟南“山泉湖河城”的獨特自然稟賦,努力將濟南打造成善感知、會呼吸、有溫度的智慧之城。

如何通過智慧城市破解城市可持續發展難題?

目前,浪潮已經在為濟南、婁底、張家口等20多個城市提供智慧城市整體建設運營服務,正在與100+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全面合作。

演講最後,陳東風表示,浪潮致力於成為領先的智慧城市新運營商,將以“優政”、“惠民”、“興業”為目標,逐步整合城市資源、建立運營服務生態,並通過市場化運營,打造善感知、會呼吸、有溫度的智慧之城,不斷提升百姓的幸福度和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