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

秋 燥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strong>“燥”

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近日来,部分人出现了<strong>皮肤发紧、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喉咙发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症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上火”,而是“秋燥”引起。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

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


梨有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对热病津伤、心烦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要预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了。

中医素来有<strong>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肺乃娇脏,秋燥常能灼伤肺阴,进而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

秋季燥邪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热,一偏于寒。<strong>温燥多发生在初秋,表现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等燥热症状; 而<strong>凉燥多发生在晚秋,表现为恶寒无汗、鼻塞、嘴唇干燥、连续干咳等,伴有津液不足的现象。

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


方 法


中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strong>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strong> 下面推荐几种中医茶饮方治秋燥,可煮水15—20分钟,全家饮用。

润燥清火

连翘6克、薄荷2克、石膏6克、生地9克、甘草3克、草决明10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strong>生津益胃

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0克、玉竹10克、冰糖3克,生山楂3片。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strong>润肠通便

杏仁10克、桃仁10克、金银花9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乌梅青果茶

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


<strong>乌梅,生津止渴,增进食欲;

<strong>青果,具有清热、利咽、生津的功效,多用于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等;

<strong>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清热润肺,养阴熄风,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效;

山楂消食积,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


特别的滋润给特别的你

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strong>【乌梅青果茶】尤其适用于咽炎、用嗓过度及吸附大量颗粒物人群,每盒内含20小包,可饮用20天。

购买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