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饮食三多三少

立秋以后,天气渐渐转凉,气候日趋干燥,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涕等一系列“秋燥”症。

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当令之气,很容易伤及人的津液。

秋燥症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津液亏损,症状为口唇燥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难解,或皮肤皲裂,这种现象称“干燥缺水”症;另一类是秋燥伤肺、肺阴受损、干咳少痰或痰黏稠难以咳出,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或发热怕冷等引起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等。

欲防秋燥伤人,首先要加强锻炼,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其次,注意饮食调摄,注意适当进补。下列饮食上要注意的三多三少

01

多喝水,少吃烧烤、油腻、厚味重的食物

可多喝些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少吃油腻厚味。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02

多食酸味果蔬,少吃辛辣食品

秋天宜收不宜散,在饮食中多食酸味果蔬,适量增加偏酸性水果,如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花椒、大葱、桂皮、生姜、辣椒、芥末等辛热之品。

03

多吃当令水果、蔬菜,少吃生冷食品

进入秋季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西瓜、香瓜易造成湿寒内蕴,有损脾胃阳气,不宜多吃。适量多吃些当令水果和绿色蔬菜,如百合、银耳、苹果、梨、葡萄、甘蔗、龙眼、藕、香蕉、萝卜、番茄、柿子等。

针对秋季气候凉爽、阴阳相对平衡的特点,适当进行平补、润补。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应当注意润补,以达养阴、生津、润肺之功效。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养阴润肺的目的。特别是老年人在这一季节注重调补,对防治冬病大有益处。

用生地、百合、太子参各 10 克,蜂蜜、麦冬、生地、甘草各 3 克,煎服,可防秋季多发的燥病。用扁豆、苡仁各 10 克,藿香 6 克,煎服,可防秋季易发的湿病。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

“秋燥”饮食三多三少

(三七 百合 蛤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