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第一眼看這張圖,你看到了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看的是車,而我,只看到了那把“漁叉”——三叉戟。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strong>三叉戟是什麼?

<strong> 百度:“這是一種多見於神話的雙手用長柄兵器。本為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冬的武器。”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飾板上手持三叉戟的波賽冬形象公元前550-525年,現藏於盧浮宮

關於波塞冬,宙斯的哥哥,他的故事要追溯到宙斯成為天神之前——波賽冬、哈迪斯、宙斯三兄弟為了推翻父親克洛諾斯實施了一場“天庭政變”,這場提坦之戰的原因就是克洛諾斯為了防止自己的兒子篡權,吞掉了所有的孩子……波塞冬出生的時候同樣被父親整個含在口中,直到後來宙斯出生長大後,找到女神墨提斯求助,她給這位天神餵了一種魔藥,才使他吐出吞掉的所有孩子。

在提坦之戰中,獨眼巨人基克洛普斯把一個帶有魔力的巨型漁叉給了波塞冬,讓他幫助他的兄弟宙斯和哈迪斯一同與父親克洛諾斯戰鬥;這個巨型漁叉,就是後來成為波塞冬標誌的三叉戟。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阿提卡赤像畫法罌(水瓶hydria)表現阿密摩涅和波賽冬的故事

與此同時,宙斯和哈迪斯在這場戰鬥中從獨眼巨人那裡分別得到了閃電長矛和隱形黑暗頭盔。在完成這一次政變後,三兄弟“抽籤”決定:宙斯成為天神,哈迪斯成為冥神,波塞冬則成為海神。

在藝術作品中,波賽冬一般被描繪成一個手持三叉戟的大鬍子。海神的坐騎是金色戰馬拉的戰車,人類世界中的第一匹馬也是由波塞冬帶來的。當他駕著戰車在大海奔馳時,周圍會有很多海豚圍繞,海面會變得平靜。希臘和愛琴海周圍的很多漁民都對他有很強大的崇拜。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波賽冬和海後安菲特里忒(Amphitrite),現藏於羅浮宮

同為天神之子,宙斯成為了下一代天王,而波塞冬卻只能成為海神,野心勃勃的波塞冬自然不會甘心。他曾試圖密謀奪取宙斯的王位,但是卻沒有成功,反被宙斯趕到人間。在太陽神阿波羅的協助下,修築著名的特洛伊城牆。

不僅跟宙斯爭權奪位,波塞冬還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爭奪過雅典城的保護權。在這場對決中,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擊海面,在海面上出現一匹駿馬。雅典娜把她的長矛插在地上,地上長出了一棵橄欖樹。在宙斯的主持之下,眾神一同評判這場對決。駿馬讓人聯想到戰車,代表戰爭,而橄欖象徵著和平;所以在這場對決中,好勝的波塞冬輸給了雅典娜。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雅典娜戰勝波賽冬》塑像局部雅典衛城博物館藏

<strong> 人間的漁叉

<strong> 神界的“能量棒”

三叉戟,在希臘神話裡代表了海神和海洋的威力,象徵著勇猛與不屈。雖名為“戟”,三叉戟更像是一種特殊的槍(或者把“叉”看做是一類武器)。它的外形和長柄漁叉相似,中間刺較長而兩側較短;有時候兩側的尖刺向外彎,並且一般沒有倒刺。看得出來,酷愛大海的古希臘人經常在浪花翻滾驚濤拍岸中迸發想象力與靈感,就像海豚、海獸的頻繁出現一樣;三叉戟的原形無疑也與海有關——這把特大號漁叉就來自於希臘海岸附近古代漁民的工具,他們會打造一些兩用的漁叉,可以在危險的時候當作武器使用。

三叉戟的英文名稱是Trident,tri開頭的詞語表示“三個的、三個一組的、三重的”,dent指“牙、凹下、咬痕”;兩個詞根的組合,表現出這種武器的主要特徵。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伊斯坦布爾聖索菲亞大教堂門口的三叉戟與海豚

當海神揮動三叉戟,不僅能掀起滔天巨浪和海嘯風暴,更可以引起地震,天崩地裂,將萬物打得粉碎。與擁有絕對權力的宙斯相比,海神波塞冬似乎更有摧毀整個世界的力量。這把特大號漁叉,也在流傳下來的很多藝術作品中,被賦予強大的神性能量。(寫到這裡,腦海中突然出現這樣一個圖像——)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巴比倫-亞述神殿中的風暴神阿達德(Adad)

在羅馬神話中,海神涅普頓就與波賽冬完全一致,他也手持一把三叉戟。現行通用的天文詞彙中,海王星的英文名就是“Neptune”,三叉戟也被抽象地用作海王星的天文符號。實際上,三叉戟多在神話、宗教中登場,很少記載有古代西方正規軍使用這種兵器。但有意思的是,在西班牙國家考古博物館收藏的一塊公元3世紀的馬賽克飾板上,竟然繪製了使用三叉戟和漁網進行格鬥的場景。這種形象最初來源於漁夫,再現了漁夫與大魚的搏鬥,也是當時較有特色並富於娛樂性的一種角鬥士種類——“魚戟角鬥士(Retarius Trident)”。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strong> 古代錢幣上的海神與三叉戟

海神波賽冬所處的希臘文化影響擴散至南歐、北非及西亞的大部分地區,被傳播用於不同的語境中,形成了一個地中海範圍的“可棲居世界(Oikoumene)。希臘神的形象也愈發異彩紛呈,在閃耀著多個文明交融之光的古錢幣上,也能找到他們的印記。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公元前4世紀錢幣,左為波賽冬及其子塔拉斯右為塔拉斯騎在海豚背上,手持三叉戟

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紀末征伐亞洲,他在征服區所創立的新城市,在文化融合的發展中具有關鍵意義;而他的勇猛善戰,他對藝術和文化產生的多層次影響,自然也成為神話的一部分。作為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亞歷山大模仿荷馬筆下的阿琉喀斯和赫拉克利斯,同時也想把自己王國的種族特性與整個希臘民族的最高神祇混合起來,發揚泛希臘精神。在他隨後的繼承人和追隨者們,都在他們所創建或接管的城市中受到崇拜,並逐漸形成了一個希臘化世界的領袖膜拜網絡。

馬其頓的“獨眼”安提戈努斯(公元前382-301),是安提柯王朝的建立者,其子是生有牛角的“圍城者”德米特里烏斯。這枚銀質四德拉克馬銀幣的正面正是德米特里烏斯的戴冠頭像,背面是他的保護神波賽冬;他被擁護為救世主,在雅典受到敬神規格的歡迎。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公元前306-283年,現藏於雅典錢幣博物館

在亞歷山大去世後,他的帝國自公元前3世紀初被其繼承人瓜分,創立了許多版圖較小的王國。位於中亞的希臘化王國大夏,也受到王朝衝突的影響。對於這裡的歷史記載比較缺乏,錢幣構成研究這裡本土民風與希臘文化因素積極共存的最好例證。在今天阿富汗巴爾赫出土的錢幣上,就出現了帶有圓形馬其頓織帽的國王像,背面是手持三叉戟的海神波塞冬。(在即將開幕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平民情懷——平山鬱夫藏絲路文物展”上,就能看到這件文物)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希臘-巴克特里亞王朝的安提馬庫斯一世四德拉克馬銀幣,前185-170年,平山鬱夫藏品

再後來,幾百年過去,錢幣正面的王者形象變成了貴霜國王,有些錢幣還鑄上了三叉戟頭,也有演變成三叉或四叉的霹靂符號;有文章將此解釋為古印度符號,也有人認為這是佛教標誌,不知這種徽號的起源是否會跟海神波賽冬的三叉戟有關?

<strong> 從海邊到內陸

<strong> 三叉戟的“暴”力酷跑

貴霜王朝期間,對於亞歷山大東征後留下的種種希臘羅馬藝術,對於來自西邊伊朗高原上的瑣羅亞斯德教、東南邊印度半島的印度教和佛教,都採取了兼收幷蓄的態度。在文化包容的環境下,希臘化的肖像藝術揉進了各類信仰的表達中。

在韋蘇特婆二世(Vasudeva Ⅱ,漢文典籍《魏書》上,此王被稱為“波調”)金幣上,我們驚訝地又看到了三叉戟——這一次,手持這種特大漁叉的神祇變成了印度教的三大神之一:溼婆(Shiva)。難道,古希臘波賽冬大神的style被溼婆學了過去?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金幣正面是國王站立像,左手執戟,右手伸向祭壇背面是溼婆和公牛,手持三叉戟

成書於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4世紀的印度經典《摩訶婆羅多》記載:“這件神秘的武器同前一種威力相當,或者更有過之。在整個三界之內,它以舒羅(三叉戟)這一名稱為人所知,它的擁有者稱作舒林。一支三叉戟在手,將它投擲出去,足以把大地統統燒燬,或使海洋全部乾涸,甚至叫整個宇宙徹底毀滅。”從關於溼婆的描寫及溼婆在各時期的雕像來看,頸上繞蛇、手持三叉戟成為這個印度教神明的主要標誌之一。

儘管希臘神話中的波賽冬和印度神話中的溼婆都手持三叉戟,但是否能找出一些證據,來表明這兩種具有同樣毀滅性力量的形象的關聯,或者,更遙遠的文明,是否曾對他們產生過影響——看上去,目前這只是一種大膽且美好的猜測。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手持三叉戟的溼婆/Oesho形象,公元3世紀現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神話還是現實的環境,海神和溼婆手裡的三叉戟都出現在海洋、河流豐富的水源之處;更有意思的是,這把形似特大號漁叉的神器都能驅動風暴,帶來暴烈的能量,雖然它也能攪動起溼潤與肥沃。<strong>。

仔細分辨這兩身神祇手中的三叉戟,特別是愛琴海周邊早期的海神波賽冬,所持的三叉戟分叉處都是平直的線條,而溼婆的三叉戟,曲線更為流暢;又或者,是不是可以叫做三股叉?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瑣羅亞斯德教風神韋什帕克,7-8世紀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

這把奇妙的三叉戟,不僅在古代社會中被海邊的漁民們廣泛使用,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和商路的蔓延,翻江倒海的“漁叉”被帶上了繁華的絲綢之路,來到中亞甚至中華腹地;似乎曾經充沛的水分被絲路的炎熱吸乾了,倒越來越像一把帥呆的火叉。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陝西靖邊統萬城翟曹明墓石雕武士,北周

在陝北靖邊大夏統萬城東側的石墓中,有一組頗具異域特色的圖案——石雕胡人武士所持形狀類似三叉戟的兵器。據墓誌記載,墓主人為西域粟特人,可以推測,這組威武雄壯的武士手中所持與片治肯特風神(上圖)手中的三叉戟應為同類。那麼,從希臘神、印度神和祆教神(瑣羅亞斯德教)的標誌,到粟特武士的兵器,這一件早期的漁獵武器,風塵僕僕地一路酷跑,在歷經歐亞多種文化的彙集地,又發生了怎樣不為人知的翻江倒海般的“變異”?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文化的交流往往不僅是單向、雙向,更多的是多層次、多維度;圖像所承載的也不僅只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其內在的背景、意涵,和在不同語境、情境下的多角度詮釋。一把海邊的小漁叉,相同的功能導致了近似的形態;至今,在我國東北的鄂倫春族和赫哲族,三齒漁叉仍被使用在傳統的漁獵活動中。而單一的形式,在演化發展過程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又形成了新的制式和涵義的差異,從中便可窺見不同時代、族群的偏好和屬性,以及文化的變遷與交流——這,也是在圖像之外的真趣所在。

其實,古人想告訴我們還有很多,所以,不能急。

<strong>非常感謝夏藝寧同學的圖像分享。

<strong>本文部分資料參考自知網,如有不同見地和更多分享,歡迎在後臺留言給我。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一把翻江倒海的漁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