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听听幕后推手分众传媒怎么说

蚂蚁金服、小米、美团点评、今日头条……这些分布在不同领域,但却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知名公司,其实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听听幕后推手分众传媒怎么说

所谓独角兽企业,指的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这是2013年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提出的概念。一般认为,初创企业的定义是成立不到10年的企业。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国独角兽企业(中国新经济领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数量达到186家,总估值超过58843亿元。而在7年前,中国还没有一家独角兽企业。

短短7年之间,独角兽企业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资本市场上,带来了一阵阵的资本狂欢。这一方面要归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行业带来了被改造的机会,另一方面则要归功于独角兽企业自身的创新开拓。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认为,这些独角兽企业有两个共性——

这些企业都找到了差异化的定位,创造了差异化的价值。比如小米开创了高性价比手机,美团开创了团购,映客开创了直播,猎聘开创了网上猎头,拼多多打造了基于微信社交的另一种拼团模式。

其次,这些公司都抓住了特定的时间窗口,对消费者的心智进行饱和攻击。小米抓住了安卓智能手机的窗口期,优信抓住了二手车线上化的窗口期,51信用卡抓住了网上信用贷款的窗口期……对于没有不可复制的知识产权的企业来说,只有在创立初期就打赢认知战,把差异化的价值打进消费者心智,才能成为真正的独角兽企业。

这些企业能够成为独角兽,也离不开一位幕后推手的强势助力。那就是中国最大的电梯媒体集团——分众传媒。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听听幕后推手分众传媒怎么说

诞生于2003年的分众传媒,由江南春创立。一开始江南春就决定绕开竞争惨烈的传统媒体,走"分众"之路,其在全球范围内首创的电梯媒体,是引爆品牌声量和助推新经济的主攻武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占用了人们的大部分碎片时间,让海量的信息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消费者开始主动回避广告。分众传媒把品牌广告渗透到城市主流人群必经的公寓楼、办公楼、电影院等生活场景,让广告不再是一种打扰,而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存在,从而实现对用户的强制到达。

“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饿了别叫妈,就叫饿了么”……这些我们如今已经很熟悉的企业,都在分众传媒的助力下,完成了从初创到大众熟知的蜕变,刷新了大众的认知。

独角兽企业是如何炼成的?听听幕后推手分众传媒怎么说

以瓜子二手车为例。瓜子二手车上线之初,就将分众媒体作为传播主战场,直接针对白领车主人群进行精确传播。2015年8-10月,瓜子二手车整体电梯电视投放期内,APP下载量从原来的835名,跻身至生活服务类的APP前20名。9月单月交易额突破4亿元,月度增速超过50%。同年10月,瓜子二手车的月度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投放效果显著。如今,一说到瓜子二手车,消费者就会想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瓜子二手车已经等于C2C买车。

国内独角兽企业纷纷选择分众传媒,不仅仅是因为想要抓住时间窗口,抢占用户心智,还在于分众媒体对于主流人群的精准覆盖与有效传播。

中国主流的消费群体中,大约有1.5亿左右的都市白领和2.4亿左右的都市蓝领,他们代表和引领着中国主流消费趋势,并能够将这一趋势快速传导至整个消费市场。把握住这两大消费群体,就等于抓住了线下流量的第一入口。数据显示,分众电梯媒体已覆盖中国3亿城市主流人群,已成为线下流量的核心入口。

优信、猎聘、小米、美团点评、映客、同程艺龙,乃至今年最受瞩目的独角兽企业——瑞幸咖啡和快狗打车,这些近年来成功上市或准上市的企业,都是不同行业的开创者。他们也都有着同样的成功秘诀——“一个具有明显差异化定位和价值的产品+分众传媒的饱和攻击助力=消费者心智的占据”。这种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独角兽企业认可和证实。

“未来十年,品牌聚焦度会越来越高,许多千亿级品牌诞生,这是分众最大的机会。”在分众传媒15周年的年会上,江南春做出了这样的预测。为了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分众传媒拟定了新的目标——至少达到覆盖500个城市、500万个终端、每天到达5亿城市新中产,同时让电梯媒体引领亚洲市场。

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但我们可以对分众传媒抱有信心。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十年,分众传媒将推动更多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同时也助力更多新经济品牌书写新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