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紀,四大帝國的衰落

三世紀是個時代的分割點,曾經偉大的世界霸主紛紛退出歷史舞臺。

三世紀,四大帝國的衰落

帕提亞帝國,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國勢強盛時,東與貴霜、西與羅馬帝國抗衡,2世紀末轉衰。公元226年被薩珊波斯代替。公元前1世紀,羅馬東侵,與安息發生了激烈衝突。公元前53年,克拉蘇大舉侵犯安息,結果兵敗身死,十萬大軍逃到敘利亞的不足一萬。公元前36年,安敦尼入侵安息又以失敗而告終。此後兩國又有過多次戰爭,互有勝負,雙方大體對峙於兩河流域和敘利亞一帶。安息為了對抗羅馬,於公元前1世紀中葉將首都從裡海東南遷至底格里斯河東岸的泰西封城。安息與羅馬的鬥爭雖然阻止了羅馬的向東擴張,但也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上安息王朝內部的鬥爭,更削弱了中央政權的力量,226年,安息王朝被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所代替。

三世紀,四大帝國的衰落

貴霜帝國,國祚始自公元55年,425年亡。127年-230年為其巔峰時期。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裡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霜帝國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貴霜翕侯部落建立。公元90年,貴霜王因求漢公主,被班超拒絕,遣副王謝率軍七萬攻超,為超所敗,納禮求和。班超一直不知貴霜王名,僅以"月氏王"呼之。233年,薩珊王阿爾達希爾一世率軍攻克錫斯坦後,經呼羅珊入花剌子模,接著攻入索格狄亞那、巴克特里亞、喀布爾、呾叉始羅,給貴霜以致命打擊。波調死後,貴霜仍保持著印度河以東地區的統治。

三世紀,四大帝國的衰落

羅馬帝國,。傳說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臺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了王政時代。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王政時代結束,選舉兩名執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大部分伊比利半島、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

三世紀,四大帝國的衰落

漢帝國,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 兩漢時期奠定漢地範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 ,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公元2年,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 ,佔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可惜三世紀的時候,正好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多少文臣武將就倒在了內鬥之中,如果那些歷史名人能打出去,也許我們已經佔領世界了呢。

三世紀,四大帝國的衰落

在我們三國內亂的時候,世界其他帝國相互之間打的如火如荼,後崛起的阿爾達希爾先後滅安息,平貴霜,敗羅馬,建立了薩珊王朝。被西方稱為三世紀之光,萬王之王。如果漢未衰,三國精英全參與進去,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