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一說分居,有人覺得就是分手。因為彼此不見面,根本沒有機會溝通。

但有些分居卻並不那麼簡單,它存在於正常婚姻關係之內,有一種通俗的說法,叫做分房睡。

有的夫妻是因為孩子尚在哺乳期,為確保好的睡眠;有的夫妻為了保持私人空間,方便睡前拓展自己的小愛好;有的就純粹是受不了對方的鼾聲,才選擇分開睡。

認識好幾位和老公分開睡的朋友,她們常常自嘲道:“我可能結了個假婚。”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strong>|01

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上司是一位優秀的職業女性。

35歲,身材纖細,面容姣好,工作能力出眾。

最難得的是,她並不是一位“穿普拉達的女魔頭”,而是性格溫和,通情達理的知心姐姐。

聽說她有一位同樣優秀的老公,兩人是大學同學,又一同去日本做過交換生,一回國就結婚了,而且兩個人都是精神獨立的倡導者。

有一次,和她一起拜訪客戶回來已到下班時間,受邀去她家吃晚飯。

那時,她和老公在上海買的房子剛裝修完,我們幾個小姑娘,在她家120平的房子裡興奮地轉來轉去。

可兩間不大不小的臥室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她和老公竟然是分房睡。

心裡咯噔一下,難道她和老公感情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們夫妻倆的睡法,成了我們私底下最大的談資。

後來一次聚會,酒過三杯,膽子大起來,我們說出了心中的疑惑,上司哈哈大笑。

說她和老公感情好得很,分房睡是因為他們倆的工作強度都很大,需要好質量的睡眠,窩在一張床上總是睡不踏實,沒什麼大不了。

這個理由感覺好牽強,當時的我們並不能接受。

上司接著說:“等以後你們就知道了,有時候夫妻關係再親密,也並不是容不得一點縫隙,有時適度的距離反而能讓關係更融洽。

“在日本,很多夫妻都是分開睡的,條件好的,就分別睡在相通的兩間房,哪怕房間不夠,也要在臥室裡擺上兩張單人床。”

口無遮攔的小喬追問了一句:“可是,想那什麼的時候怎麼辦啊?”

上司狡黠地笑道:“想那什麼的時候,別說是兩張床兩間屋子,就是沒床也沒關係啊。”

雖然她說得不無道理,但我仍然無法理解。

國情不同,自然對待事情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日本女人小巧溫順,多為家庭主婦,真正能做到舉案齊眉。

我們中國女人個個追求獨立自主,怎麼可能照搬照仿呢。

也許這種情況在日本行得通,在中國可能就會成為婚姻的災難呢。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後來我離職了,這個問題就成了歷史懸案,直到前段時間出差,遇到了從前那位上司。

如今年近四十的她,依然優雅美麗,卻少了些生趣。

我打趣問她和丈夫還分房睡嗎,她坦言和老公已經瀕臨離婚。

“以前說的好聽,覺得彼此留點空間,對工作生活都有一定的幫助,還天真的覺得只要彼此相愛,性生活豈不是說來就來。”

老闆的臉上已經失色黯然。

她搖了搖頭繼續哭訴:“我勸你啊,結了婚一定別搞什麼彼此獨立,太可怕了,每次那個完了之後我們還要回到自己的房間,慢慢的,連話都沒了,還提什麼對彼此的興趣。”

現如今很多人喜歡新潮的家庭相處方式,認為夫妻分開睡可以做到互不相擾,還因為距離產生美,一味覺得這會增進感情。

可真正分開了,很多習慣就會成自然,距離是有了,美卻沒了,反而給彼此建立了不溝通的天然屏障,語言上、生活瑣事上,甚至是性生活上。我的這位前上司不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strong>|02

不可否認,即便是親密的夫妻關係,也的確是需要保持一定距離的。

但適當保持距離的方式卻不是簡單的分房睡就可以一概而論的。

精神上可以給自己留一些孤獨的時刻,但身體上最好還是可以彼此依靠。

而這對大多數已婚女人來說卻依舊很難,她們認為自己得不到一個溫暖的懷抱,卻只能得到一隻馬桶。

我的閨蜜桃子就說,她一天中最輕鬆的時刻,就是上廁所,坐在馬桶上,可以堂堂正正地玩玩手機,刷刷朋友圈。

出了廁所門,她就是老婆,是媽媽,是員工,唯獨不是她自己。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還有位朋友說,說她最喜歡洗澡的時間,每次拖拖拉拉近一個小時才出來。狹小的洗手間,竟成了已婚女人的避難所。

這說明大多數女人是不會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的,她們天真的覺得,把身心都交給了男人,交給了這個家。

沒了自我,最終只能逃到廁所、浴室,關起門才算有了自己的空間。

於是她們堅決要逃離對方,不允許另一半將自己少有的睡前時光也剝奪掉。

可這樣真的好嗎?時間長了,你不會覺得自己雖然有了獨處的時光,卻沒了家的溫存?

其實這是一種逃避,對家庭責任的逃避,和對自己無法正確支配生活的逃避。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strong>|03

閨蜜阿雅說她在孩子的哺乳期,被哭聲吵得快發狂的時候,看到身旁的老公酣睡如豬,真有掐死他的衝動。

第二天跟他哭訴,他卻比她還委屈:“就算我醒了,我也喂不了啊!”一氣之下,阿雅把他趕到小房間去睡。

他老公也樂得自由,真還就在另一個房間過起了單身生活。

開始還好,早上醒來先鑽到阿雅和孩子的床上膩一會,親親這個,摸摸那個。

時間久了,他一回家就鑽到自己的小房間裡,阿雅想跟他說說話,看著緊閉的房門,也懶得再去叨擾了。

漸漸地,她老公活得越來越瀟灑,晚上打完遊戲,深夜躺在床上開始刷手機,刷到神志不清,手機掉在了臉上才睡覺。

夫妻倆不在一張床上睡,感情也漸漸生分了,孩子也習慣了和媽媽睡,儼然離不開了。

他們倆雖說還在一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卻像是合租的房客,沒了夫妻之間應有的交流。

阿雅只好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兩人爭吵的越來越嚴重,突然間覺得彼此陌生了,老公忍無可忍提出離婚,說自己過的挺好的。

這會兒阿雅才意識到,原來罪魁禍首在於每天的零溝通。

可冷靜下來,兩人商議要重新過回正常的夫妻生活,問題來了。

“那寶貝怎麼辦?她已經習慣了和我一起睡覺。”阿雅顯得有些為難。

老公摟住阿雅,“孩子慢慢會長大,不能永遠跟在咱們身邊,應該早培養她獨立生活的好習慣,否則讓她有了依賴,長大後也無法立足於這個社會。”

阿雅舉雙手贊同,起初兩人不適應、孩子不適應,就連睡覺的時間都不能一致。

他們也會爭吵,可每每半夜他的手自然地攬著她,阿雅心裡就會升起一股暖流;

當他踢開被子,阿雅也會為他重新蓋上被子,感嘆他還是像個小孩。

慢慢的,老公每天看手機新聞的時間,控制在阿雅睡前面膜的時間內,面膜一摘,關燈睡覺。

到了週末,熄燈了兩人還會說一些各自的見聞,聊到很晚,阿雅發現,原來和老公竟有這麼多話題可以說……

而女兒也逐漸習慣了一個人睡,雖然還小,卻有了獨立生活的初期意識。

看來只有健康的夫妻關係,才能孕育健康的親子關係。

婚內分居是種怎樣的體驗


夫妻關係,跟其他關係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有著同床的親密。

父母也好,孩子也好,終究是要分開的,只有與你同床共枕的那一位,才能陪你走到老。

在離婚率迅速飆升的今天,很多人找不出其中的緣由,而不會溝通則佔了其中較大比例。

忙碌一天,最能增進感情的就是睡前那一段時間。

不管是語言上的交流,還是生理上的需求,能夠滿足對方,才是滿足自己,才能感受對方的體溫。哪怕一個摟進懷裡的小動作,哪怕一句晚安。

畢竟睡不到一起的,怎麼過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