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1

前兩天,杭州一個姑娘因為裸辭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這個女生曬出了自己的辭職信,表示自己在杭州的原公司工作已有六年,月薪只有3500左右。

評論裡的網友紛紛表示,能在杭州月薪3500元,還能做六年,真是太能忍了。

在這張辭職信裡,姑娘列舉了七條辭職理由: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1,沒時間泡仔,看電影還要看好時間。

<strong>2,沒時間旅行,去個韓國,定好機票,單位讓退掉。

<strong>3,沒有加班工資,上班無極限。

<strong>4,別人請假,逢年過節要在崗留守。

<strong>5,沒有朋友,維護公司利益,得罪人,做不到趨炎附勢,溜鬚拍馬,左右逢源。

<strong>6,沒有前途,見證過你的輝煌,也見證了你的衰退。

<strong>7,不想混日子,很多員工現在都是混日子,我還沒到混日子的年紀,沒法安逸。

這七條辭職理由,在網上引起許多年輕人的共鳴。

大家說,遇到這樣的公司,越早辭職越好,六年都不給漲工資,3500在杭州怎麼活?這樣的公司不辭職幹嘛,留著給自己拜年嗎?

要我說,這姑娘肯定是忍無可忍才決定要提出辭職。換做一般的年輕人,肯定早就走了。

在公號槽值的文章裡,引用過一個數據,在領英發布的最新《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中提到,95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七個月辭職。

<strong>報告裡指出,當代年輕人第一份工作的在職時間明顯縮短,很多人都遭遇“七月之癢”。

數據裡拿出90後與其他年齡段的人進行了對比。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70後的平均離職時間超過四年,80後為3年半,90後為19個月,到了95後,就銳減到7個月。

現在很多人給90後的標籤,還是獨立、個性化,甚至有些任性。

有人說,到底還是年輕啊,說辭職就辭職了。現在這麼衝動,將來是要吃虧的。真是不知足,找份工作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在許多人眼裡,好像工作時間越短,就代表這個人沉不住氣,沒有責任和擔當。

但在網上,有許多人,對杭州女生的裸辭表達了支持和理解。

實際上,時代在變,職場環境也在變,90後的一代,不是當年就知道死工作的老一輩,在他們身上,有著這個時代最明顯的特點。

<strong>2

<strong>“我是來工作的,不是來宮斗的。”

網上有過一份調查,90後最討厭的職場氛圍是什麼?

<strong>其中,辦公室政治名列前三。

<strong>在《90後洞察報告》裡,也有48%的90後明確表示,自己無法接受的同事類型是“愛討好上級”。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人人都說90後任性自我,這也涵蓋在他們的工作當中,他們見不得別人虛偽,一旦有同事善於經營辦公室政治,就會格外厭棄。

<strong>在他們的觀念中,自己是來工作的,是創造價值的,不是來伺候領導的,沒有必要為了工作趨炎附勢,那和他們的價值觀不符。

這一點,恰好證明90後獨善其身的一面。

他們不愛惹事,但卻也不怕事。

你們鬥你的,我工作我的,也別想拉著我站隊,拉著我一起對付其他人,宮鬥劇看多了嗎?我沒那份閒心。

哪天我萬一看不慣了,直接辭職,眼不見為淨。

<strong>我一90後的朋友有過一句很經典的吐槽:我每個月掙的錢是工作的錢,宮鬥給錢不?如果給,那我玩命鬥,如果不給,我憑什麼浪費時間?

很多職場老油條,都非常擅長辦公室政治,他們懂得看領導顏色,懂得怎麼知道說話,懂得如何去迎合老闆的喜好。

反過來,在他們眼裡,年輕一代都是情商低,不懂得人際,太耿直,直腸子。

這一點許多90後依然不認同,如果一家公司,只能靠著玩手段耍心機才能上位,那說明這家公司本身就有問題,而不是自己的錯。

在微博上有諸多類似的留言:

<strong>超級討厭辦公室裡亂七八糟的鬥爭,今天你懟我一下,明天我又套路你,明明是個小公司,居然分了好幾派,實在可笑。

<strong>最討厭的就是同事有話不明說,明裡暗裡暗示你要和她站在同一戰線,共同去對付其他人,一個工作而已,何必搞得和後宮爭寵一樣?

在90後的眼中,工作就是工作,努力上進,正兒八經地去證明自己,才是職場王道。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如果只能靠著辦公室政治才能博取眼球,而不是靠業務靠能力,那這樣的公司,註定沒有什麼大的發展。

不辭職幹嘛,留著堵心嗎?

<strong>3

<strong>“我是來賺錢的,不是來奉獻的。”

我曾經接觸過一些公司老總,他們有時在提到90後的員工時,往往都是一言難盡的表情。

老總也肯定90後的工作能力,但沒辦法接受很多人的職場態度。

他們說:

一言不合就辭職,說不幹就不幹了,連給公司緩衝的時間都沒有。

受不住一句批評,動不動就敢和領導互懟,簡直沒有一點尊重。

不想加班,不想辛苦,不想多為公司奉獻,沒有責任心。

我也是個小老闆,但我在聽到這樣的話時,都會說一句:那是你們不懂90後。

現在年輕的一代,根本不傻,而是都聰明著呢。

<strong>我曾經問過許多年輕人,他們最討厭領導的一點,是給員工盲目“畫大餅”。

領導動輒就說,員工要奉獻,要有敬業精神,公司將來要做大要上市,所以現在員工都要玩命努力。

很多領導,開著每月8000塊的薪資,恨不得員工做8000萬的工作,恨不得你生是公司的人,死是公司的鬼,恨不得你天天加班,把你當做冤大頭。

很多老闆的思維依然僵化,以為員工就是要絕對服從,聽話。

但天知道,90後本身就是不聽話的主兒,臉上都寫滿了“我誰都不服”。

<strong>90後,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職場上的假大空。

他們不是接受不了批評,而是領導總是盲目指責,說不出到底工作哪裡做的不好,無法讓90後信服。

他們不是接受不了低工資,而是明明工資不高,還非讓他們心安理得接受,然後一味無私付出奉獻。

<strong>現在的年輕人,看重的絕不僅僅是公司的未來,還有現在公司的回報。

在一份90後職場報告中就指出,不能忍受2年內薪資沒有調整。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說句難聽的,公司做大了做上市了和普通員工有什麼直接關係?到頭來不都是老闆得利嗎?員工哪怕加個薪資能加上天?

如果口說無憑,那就落到實處。

<strong>不是不願意加班,而是不願意免費加班,不是不願意辛苦,而不是願意無謂辛苦。

<strong>如果你讓一個90後光是在公司吭哧吭哧賣力,但卻不給一點好處,加班費沒有,薪資不增加,任何補貼都不談,自己不能提出合理要求,那憑什麼讓他們這麼賣命?

所以在我看來,不是90後的員工有問題,而是老闆們依然拿著管束80後、70後的老一套職場規則來看待90後。

在90後的觀念裡,他們不是埋怨工作苦,不是真的覺得現在的薪資低,而是不滿領導滿嘴空話,不滿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明明自己是來公司工作賺錢的,一份付出,就要得到一份回報。

<strong>讓員工奉獻可以,但也要給予獎勵和回報。

來公司工作是為了賺錢養家,光是畫大餅光是談無私,有什麼用?

<strong>在90後的觀念裡,奉獻沒有不對,確實應該多為公司創造價值,但在給公司創造收益的同時,自己的收益也必須得到應有的保障。

現在公司要求自己只要付出不談回報,是當誰傻?

既然現在的工作不能給予自己應有的回報,那就必須辭職,毫不猶豫。

<strong>4

<strong>“我是來提升的,不是來坐牢的。”

在智聯招聘的《90後職場肖像》裡,有三個數據也具有代表性:

<strong>一是有52%的90後希望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在一線城市。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二是彈性工作時間這樣的福利待遇,高於五險一金和其他福利。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三是最希望公司具備開放自由相對寬鬆的企業文化。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這就恰好對應了90後一代的一個顯著特徵:熱愛自由。

我曾問過許多年輕人,為什麼要來一線城市打拼?

<strong>在他們的諸多理由裡,一定有一條是,因為自由,想做什麼做什麼。

在老一輩人的眼中,找到一份工作,最好是公務員工作,就是個鐵飯碗,這輩子就有保障了。

<strong>而在90後的眼中,其實根本不存在“一輩子的保障”這種東西。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在他們的認識裡,任何事情,包括金錢、感情、事業等等,都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

相比二三線城市依靠人際和裙帶關係的生存模式,大城市雖然更加冷漠,但換個角度而言,就是沒有人真的在意你究竟活得怎樣,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你可以活得更自由。

<strong>大城市的人與人之間有一種距離感,而正是這種距離感,讓90後覺得不約束,也能體會到有分寸的尊重。

<strong>在90後的觀念中,他們最喜歡的工作氛圍,是大家打成一片,最喜歡的領導,是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係,不壓榨員工,懂得尊重,讓員工感覺到平等對待。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在工作中,能夠得到尊重,並感覺舒心和自由,是90後非常看重的一點。

<strong>現在的年輕人,最讓我欣慰的一點是,他們很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地位如何,好惡分明。

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掩飾,不屑惺惺作態,有話直說,看似不夠圓滑,但卻少了諸多不必要的溝通成本,他們的真實,恰好能夠帶來工作上的高效率。

在90後的心中,如果公司每天就是做著機械的工作,重複著簡單的事情,而且還沒有應有的回報,那就如同坐牢一般。

<strong>他們接受不了一成不變,接受不了翫忽職守,接受不了坐享其成。接受不了自己的工作沒有發展,沒有任何的成就感。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他們不再迷信職場帶來的那種穩定,而更在意一份工作是否能夠讓自己得到提升,讓自己獲得價值。

前幾天我看到一朋友發了一條豆瓣,大意是:最討厭的就是公司團建,我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交朋友的,與其團建,不如把各種補貼都發放到位,一群不同部門根本不熟悉的同事在郊外做尷尬的遊戲,有什麼用?

我真是舉雙手贊同。

不是不能團建,而是公司與其做一些花招子擺空架子,不如想想怎麼更好為員工謀取福利,讓大家都工作得開心和滿意。

<strong>5

曾經網絡上一個非常熱門的觀點是:90後是垮掉的一代。

但現在,90後幾乎佔據了職場的半壁江山。

<strong>很多人說90後太飄,但我卻覺得,他們恰恰是非常務實的。

90後,其實把一切都看得很清楚。

<strong>老闆要有老闆的樣子,老闆雖是領導,但也要尊重員工,體恤員工辛苦,該給的薪資不能少。

<strong>公司要有公司的樣子,公司是大家,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要有良性發展趨勢,沒人願意呆在一個沒有前途的地方鬼混。

<strong>員工要有員工的樣子,員工是公司的一員,努力進取上位憑的是自己的本事,用能力說話,最讓人信服。


杭州女孩裸辭: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工作的意義,不是阿諛奉承,不是低三下四,不是投機取巧,而是一切憑實力說話。

我做的好,那我就應該得到應有的獎勵,我應得。

我做的不好,那你就明說我哪裡需要改進,我改。

但別指望誰就必須要卑躬屈膝,就要無私奉獻。

如果這些都不能滿足,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或者我根本在公司裡體會不到一點存在感和歸屬感。

那對不起,不伺候。

<strong>在90後的眼中,工作不是給誰做的,工作也不是為了誰,而是為了自己。聽從內心,興趣至上。

<strong>工作的最終解釋權,歸自己所有。

說實話,這才是我見過90後一代年輕人,最正的三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