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貧困地區實行異地搬遷,為什麼有人不願意

最近幾年,政府對貧困地區的扶貧力度持續加大,各種扶貧資源傾向於農村,很大一部分村民確實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的地方經過政府的幫扶政策,已經脫貧致富,過上了幸福生活,但是畢竟我國貧困人口眾多,想全面脫貧致富,還需要一段時日。

但是在扶貧的過程當中,我們也注意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政府好心好意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為了改善他們居住條件,下大力度花大價錢修建了許多漂亮的住所,只要繳納少部分的房款就可以入住,那為什麼有人還不樂意,不願意搬遷了。

通過村民的口述,原來問題出在這裡,一是修建的房屋比較偏遠,本來靠種地為生的村民,遠離以前生活的地方,種地極為不便,每天為了種地需要走很遠的路途,這樣來回耽擱,自然將世間浪費在路途當中,村民們自然不願意搬遷。

二是風俗習慣使他們不願意搬遷,大家都知道,人老了大多數人會選擇落葉歸根,讓他們搬離一輩子生活過的故土,一時根本難以接受,所以他們不願意接受搬遷,寧願守在自家的老房子裡。

三是擔心搬遷到新的區域生活來源沒有保障,對農民來說守住手中的幾畝土地心裡就會安穩,突然之間搬離自己生活過的地方,失去耕種的土地,自己又沒有其他生存的技能,無法生存下去,所以他們寧願受窮,也不願意搬遷。

四是一些開發商為了自身利益,偷工減料,修建的房子質量差,大家不願意搬遷。

政府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想盡一切辦法使村民脫貧致富,然而由於各種原因,促使村民對這麼好的福利正常產生牴觸,實在讓人無可奈何,相信隨著政府部門的多做工作,相信村民一定會改變對新農村的看法,最後搬遷到新的房子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