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多閃的建議

越發覺得小龍說的一句話太對了:不用去了解競品在做什麼,瞭解我們的用戶就夠了。

下載了多閃並試用了一會兒,有點像抖音的拓展版。很有趣,但不會再用,因為感覺到了有點浪費時間,娛樂性質比較濃,也沒有感受到所謂的「熟人社交」。

多閃的PM徐璐冉說「我們希望多閃是一個無壓且有溫度的熟人社交產品,幫助用戶緩解日益沉重的社交壓力,找回日漸疏遠的親密關係」。但想了一下,確實沒有想到希望一起用「多閃」的對象:

大學同學、舍友、閨蜜:我不需要社交,只需要在一起吃飯、出去玩、上課、路上的時候聊天就好了。與其分享視頻的時間,不如下次約著一起去逛街啊。

高中同學、高中閨蜜:真的朋友在微信電話裡都能聊的火熱,但疏遠了的關係就是再也親近不起來了。

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微信的親戚群已經足夠熱鬧了,不希望再來一個。

更年輕一點的堂弟、表妹:希望他們專心讀書,別玩手機。

我覺得我不願意再進行半熟關係的社交了。就像是今年如果我能回到大一那年,也不會願意再玩人人網了。

還有一個錯誤:發佈會上主持人說「美國和歐洲用Facebook和Facebook Messeger」。但事實上美國iPhone的佔有率大概能有70%,絕大部分青少年靠的是iPhone自帶的iMessage聊天,也足夠有趣。

無趣的可能並不是你使用的那個App,而是一起聊天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