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在混亂的北洋軍閥統治期間,經常發生各種地方軍閥蔑視中央政權的事情,這也是那個動盪年代特有的產物。當時的北洋政府實際掌權者段祺瑞對各省實行強硬政策,激發了有些人的不滿。

這些人裡以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為主,他們拒絕聽從段祺瑞的安排,與南方軍政府達成和平協議撤兵北上,把部隊駐紮在河南直隸等地,對首都形成圍攻態勢,對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進行兵諫。

他們要求將徐樹錚撤職,對於來勢洶洶的直系軍隊和蠻橫無理的要求,段祺瑞放話“敢動他試試”,是什麼原因讓兩大軍閥集團針鋒相對,這裡面又有怎麼驚心動魄的情節呢?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我們不幹了

本來按照北洋政府的安排,曹錕和吳佩孚的部隊是要對南方軍政府進行武裝打擊的,但段祺瑞卻不準備給他們好處,所以吳佩孚“良心發現”,在報紙上發表了停止內戰的呼籲。

當時的人們普遍對於北洋軍閥沒有好感,現在有這麼一個心懷國家和民族的軍閥站了出來,敢於和黑暗腐朽的北洋政府做鬥爭,所以人們對於吳佩孚的好感直線上升。

後來馮國璋去世,曹錕做了直係軍閥的扛旗手,兩人就合計不能白給段祺瑞幹活,得和他要個說法,都說皇帝輪流坐,為啥不能由咱們直系的人做大總統呢?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所以吳佩孚和曹錕就撤兵北上,擺出一副“我們不幹了”的樣子,在北上的途中吳佩孚受到了沿途學生和民眾的熱烈歡迎,每停靠一處,都會有數不清的鮮花和掌聲迎接他。

這更進一步的刺激了吳佩孚北上的決心,這些掌聲和鮮花讓他沉迷,他覺得自己是在弔民伐罪,他覺得他的部隊深得民心,而且還想著,早知道這樣就應該早點就不給段祺瑞幹活了。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輿論戰和心理戰

在那個年代,手裡有兵才是王道,士兵是軍閥的立身之本,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都不願意去打仗,如果造成了損耗就會被別的軍閥吞併,這是所有軍閥的共識。

別看吳佩孚和曹錕率領直系軍隊直奔首都,但他們可不會傻呵呵的直接就攻打段祺瑞,反而使用了輿論戰和心理戰,企圖亂了段祺瑞陣腳。

首先是輿論戰,由於吳佩孚當時的形象已經是一個愛國革命將領,所以他的話能引起很大的轟動,他就公開致電段祺瑞要求停止內戰,還列舉了徐樹錚的很多罪狀,要求他辭職。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這些公開的言論給了段祺瑞很大的壓力,因為民心已經不在他這一邊了,民心是統治之本,也是氣運所在,民心在哪一方,哪一方說的話就是對的。

其次是心理戰,吳佩孚聯合曹錕共同給段祺瑞致電,提了三點要求,一是讓徐樹錚辭職,二是把段祺瑞的邊防軍交由陸軍統一指揮,三是解散安福國會。

這三點沒有一點提到段祺瑞,但都與段祺瑞至關重要,曹錕吳佩孚頻頻提及徐樹錚,其實就是在公開打段祺瑞的臉,天下人都知道徐樹錚是段祺瑞最重要的心腹愛將,是段祺瑞的代言人。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而且還要段祺瑞交出兵權和統治權,這就相當於讓段祺瑞洗乾淨脖子等著,這三點無理的要求都被段祺瑞拒絕了。這也是吳佩孚早就預料到的。

他們本就沒想過憑一份電報會讓段祺瑞屈服,但這樣做可以讓民眾看到他們為和平做的最後的努力,也讓民眾進一步看清段祺瑞強橫固執的臉面,為下一步的動武積攢民心。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敢動他試試

段祺瑞對於吳佩孚的心思一清二楚,表明上看都是衝著徐樹錚來的,實則打擊的都是段祺瑞,所以段祺瑞早就在北洋政府放話出來“徐樹錚是我的人,敢動他試試”

這句話既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更是說給當時的總統徐世昌說的,徐世昌也是一個老狐狸,對於鬥爭的雙方都不想得罪,於是對做了兩件事。

先是把徐樹錚免職,又給了一個更高等級的虛職,這樣就滿足了吳佩孚的要求,還給段祺瑞留了顏面,但他又擔心段祺瑞收拾他,就給了段祺瑞全權處置吳佩孚鬧事的權力。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段祺瑞隨後召開了高級軍事會議,在會議上說了幾點意思,一是重申徐樹錚的重要性,說他不花費政府資金順利的收復了外蒙古,是國家和民眾的英雄,現在有人要抹黑他,這是絕不允許的。

二是統一思想,告訴將領們,曹錕吳佩孚違背國法,戰場抗令,擅自行動,他們要得到應有的處罰,最後說,誰敢像他們一樣不聽從號令,軍法處置。

曹錕吳佩孚兵諫大總統,要求把徐樹錚撤職,段祺瑞:敢動他試試

在1920年的那個夏天,曹錕吳佩孚大軍壓境,兵諫大總統,徐樹錚被撤職,段祺瑞說敢動他試試,隨後就組織起了軍隊嚴陣以待,一場軍閥間的混戰在所難免,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請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