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奧地利最負盛名的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近期宣佈將帶來一場非比尋常的展覽《The Spitzmaus Mummy in a Coffin and Other Treasures》。而策劃這場展覽並取了這個連展名都有些怪的人並不是一位專業策展人,而是電影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和他的伴侶,著名作家也是服裝設計師的黎巴嫩才女朱曼·馬盧夫(Juman Malouf)。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這兩位策展人將從超過四百萬件的館藏作品中挑選出他們最喜歡的作品進行展出,從古埃及的木乃伊、古希臘羅馬的武器盔甲和古董樂器,再到歐洲大師的油畫,導演韋斯·安德森的獨特風格將在美術館裡再現。電影人以策展人身份進入美術館的並不多見,那以藝術家身份的呢?YT這就帶你看看電影造夢人是如何進入美術館的。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1

出了車禍的“天才影人”做起了“週日畫家”

是演員、編劇也是導演的“天才型影人”,日本80年代相聲熱潮的靈魂人物,除了這些美譽外,北野武現在也自嘲自己為“週日畫家”(業餘畫家)。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北野武和他的作品

1994 年,北野武遭遇車禍,在家休養了7個月。閒來無事,他突發奇想想學畫畫,結果就真的開始畫了。變成了花朵的腦袋,明亮的色彩,北野武說自己進行的是“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創作。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北野武:畫家的孩子(Beat Takeshi Kitano, Gosse de Peintre)》展覽海報

2010年,北野武還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巴黎的場館裡舉辦過了個人展覽《北野武:畫家的孩子(Beat Takeshi Kitano, Gosse de Peintre)》。而這也是他首次以藝術家的身份出現在大眾面前。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北野武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巴黎展覽“畫家的孩子”現場

在2010年為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專門創作的展覽當中,他所有的裝置、電影、畫作、都圍繞著孩子般的童趣,日本文化的老生常談,以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北野武式的黑色幽默中展開。走進這個奇妙的樂園,觀者們會看見各種各樣異想天開的裝置,奇思妙想的繪畫、電影等等作品。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北野武說:“我希望你們在展覽上,玩得像孩子一樣開心!事實上,這是一件,我從未做過的事。至於藝術,我不確定它是什麼。你也不能說,我以藝術為生。我對藝術的專業態度就是真誠,不過度誇張。在法國和歐洲,人們嚴肅看待這種事,如果撒謊會馬上露餡。我只想誠實說出:這就是我,這是我的水平。”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8年後,他的作品又來到了上海,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於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北野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系列融合了動物和花卉形象的花瓶。他將動物和花朵結合,巧妙地挪用和顛覆了插花這門藝術。還有描繪了虛構的彩色怪物繪畫,以及旨在嘲諷西方人關於日本的陳詞濫調的影片《書法》。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電影《花火》片段 1997年,在遭遇車禍後的第三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的《花火》問世了,而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這次展出的作品中,這些畫作早在他1997年的電影《花火》裡就已經出現了。

2

除了電影創作,他的生活就是畫畫,畫畫和畫畫

《橡皮頭》、《象人》、《藍絲絨》、《穆赫蘭道》一提到這幾部電影就會說到這些作品的導演,大衛·林奇。那一直以導演身份面對公眾的他現在又在忙些什麼呢?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大衛·林奇

回答是:“畫畫”。2016年,關於大衛·林奇的紀錄片,《大衛·林奇:藝術人生》(David Lynch: The Art Life)面世了,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工作室時,除了有時候寫寫有關電影創作的內容外,絕大多數時間他都是在畫畫,在一篇採訪這部片子的導演Jon Nguyen的文章中Jon說道:“從他早上醒來到晚上上床睡覺,除了電影方面的工作,大衛什麼都不做,就只畫畫。”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大衛·林奇:藝術人生》(David Lynch: The Art Life)紀錄片片段

同樣是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陌生風景》展覽上,大衛·林奇的二十幅石版畫也來到了這裡展出,而這些作品同樣也帶著大衛·林奇電影裡暗黑詭異的風格。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3

他本來就是位藝術家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阿彼察邦·韋拉斯哈

阿彼察邦這個名字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有些陌生。但就是這個備受爭議的泰國電影導演,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先後憑藉《祝福》,《熱帶疾病》以及《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分別拿到了戛納一種關注大獎(2002),主競賽評審團大獎(2007)和金棕櫚大獎(2010),成為舉世矚目的亞洲導演。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2016年阿彼察邦在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的展覽“狂中之靜”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installation view, MCAD, 2017, courtesy of MCAD.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2016年阿彼察邦在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的展覽“狂中之靜” The Serenity of Madness, installation view, MCAD, 2017, courtesy of MCAD.

導演和藝術家的身份好像在他身上一直是並存的。實際上,阿彼察邦的影像生涯就是從實驗影像、視頻裝置藝術開始的。1994年阿彼察邦開始創作電影和錄像短片,在2000年完成第一部長片作品。從1998年開始在多個國家舉辦展覽和佈置裝置作品,現在的他更像是一位國際視覺藝術家。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2017年在上海香格納畫廊舉辦的個展《紀念碑》上的作品之一,《async-第一束光》。這是阿彼察邦與坂本龍一合作的單路視頻。而陷在豆豆沙發裡的觀眾們也許會隨著視頻裡的人們漸漸睡去,一起走進阿彼察邦所編制的“夢境”。

4

他拍了部電影八項提名三個獲獎,畫了四十多年畫卻有二十多年無人問津

朱利安·施納貝爾,1951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他的第一部電影是藝術家巴斯奎亞的傳記電影《無聲的吶喊》。第二部作品是描述古巴詩人雷納多·阿里納斯生平故事的《在夜幕降臨前》。而他的第三部電影《潛水鐘與蝴蝶》,讓他獲得了第60屆戛納影展的最佳導演獎,金球獎、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朱利安·施納貝爾,《無題》(Untitled,2017)。圖片:©Julian Schnabel Studio,photo by Tom Powel Imaging,courtesy Fine Arts Museumsof San Francisco

而今年,施納貝爾在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藝術博物館裡也辦了一場展覽。這位電影界的明星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大家知道,除了電影創作外,他其實也一直在畫畫。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朱利安·施納貝爾,《無題》(Untitled,2017)。圖片:©Julian Schnabel Studio,photo by Tom Powel Imaging,courtesy Fine Arts Museumsof San Francisco

而這也並不是施納貝爾的首展,早在1979年他就已經舉辦了個展。但就像藝術評論人Raphael Rubinstein 2011年在《美國藝術》雜誌上發表的那篇《大型繪畫:重思朱利安·施納貝爾》(The Big Picture:Reconsidering JulianSchanbel)上所說的:“或許電影的成就蓋過了他在繪畫方面的光芒。”這種從1987年開始持續了20多年的,在美國沒有一家博物館為施納貝爾的作品進行過一次個展的情況到了2013年才得以打破。而施納貝爾運用不同的材料和他多樣化的繪畫模式也成為了新表現主義在美國的重要體現。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近些年來,施納貝爾也享受著這重拾而來的關注。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朱利安·施納貝爾:真實生活的象徵(Julian Schnabel:Symbols of Actual Life)"在Legion of Honor展覽現場。圖片:by Moanalani Jeffrey,courtesy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5

電影領域的“一代宗師”,他的影片本身就是一件藝術作品

你覺得功夫領域的“一代宗師”是誰呢?葉問還是黃飛鴻?那說到電影領域的“一代宗師”你又會想到誰呢?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劉家良年輕時的照片

今年是對港產功夫電影業有著巨大貢獻的劉家良導演逝世的第五年,他出生於功夫世家,是南派功夫洪家拳的嫡系傳人,後來,他劉家良隨父親投身電影界,先是當臨時演員、場記、龍虎武師、替身,後來終於有機會成為重要的武術指導、主演、導演。2010年,劉家良獲得了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瘋猴 (Mad Monkey Kung Fu),1979 劉家良自導自演之作,演員方面更是集合了當年最受歡迎的武打明星,羅烈、小侯及其愛徒惠英紅等人

為了紀念他,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特意為其舉辦了個人回顧展《The Grandmaster: Lau Kar-leung》。此次展覽從劉家良導演拍攝的 10 部經典作品出發,把這位在功夫電影影壇中有著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導演全方位的展現給觀眾。

不拍電影做展覽?這5位電影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推開了美術館的大門

陸阿採與黃飛鴻 (Challenge of the Masters),1976 電影講述了少年黃飛鴻仍未成名的青春歲月,光是以這個角度來詮釋這位一代宗師便已屬當時的先河。

MoMA 電影展覽館長 La Frances Hui說:“劉家良執導的功夫電影跟一般的不同,他所著重的細節鋪排並不只在為觀眾帶來娛樂,當中更多的部分更是為了教育普羅大眾有關功夫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