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鄄城擬重建堯陵景區

新華網山東頻道11月11日電(解頡理 孫曉輝)11月10日,由山東省鄄城縣委縣政府主辦的帝堯陵歷史文化研討會在當地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餘位文博專家齊聚“千年古縣”鄄城,圍繞堯帝陵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如何保護性開發進行研討。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發表了對堯帝陵文化內涵的見解,並提出了一些保護性開發建議。

堯帝號陶唐氏,系軒轅黃帝五世孫,是距今約四千多年的中國五帝之一。據歷史文獻記載,堯欽定曆法,推行農耕,以“禪讓”美德名揚天下,帶領舜、禹等先民開啟並推進了以農耕為主的中華五千年文明,被譽為文明始祖。

《呂氏春秋》《漢書》《兩漢志》等史書均記載“堯葬谷林”。民間有“堯王虛葬八百墓”的說法,號稱堯陵的有多處。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山東省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呂偉俊認為,谷林(堯陵)之所在歷來有濟陰說、成陽說和雷澤說,較為可信的說法是其址在今鄄城縣城西南7公里的富春鄉谷林,故名“谷林堯陵”。

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漢代以來,多位封建帝王曾在此祭拜並立碑紀念,多次對堯陵進行修築,現有墓區面積6000餘平方米,堯陵封土直徑15米,陵前立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濮州知州薛孟所立“堯陵祭文碑”和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濮州知州繆潤紱書“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棟。2006年12月,鄄城谷林堯陵被批准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以來,山東省菏澤市考古工作者開始對堯陵周邊進行考古勘探。勘探顯示,堯陵周邊底層存在大量的龍山文化遺存,與堯帝生活的歷史年代相符合。

與會專家認為,堯舜曾長期生活在今天的山東地區,數千年來,堯文化在這裡不斷延伸,已為史學界公認。儘管根據現有史料和考古發掘尚不能完全證實鄄城“谷林堯陵”就是真正的堯陵所在地,但完全可以進行保護性開發,並建議相關部門儘快申報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把堯陵保護提升到國家層面。

當日,來自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10餘位古建築規劃專家還對鄄城縣擬重建的堯帝陵古建築進行規劃設計論證,拉開了鄄城堯帝陵建設的序幕。

據瞭解,根據總體規劃,鄄城縣擬打造的堯帝陵文化旅遊風景區總規劃佔地567.8畝,總建築面積269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達1.2億元。規劃以陵區為中心,劃分為前導區、祭祀區、陵區及園囿區等4個功能區,沿中軸線設立入口廣場、牌坊、祭祀大典、靈臺、協和廣場、富春山林區等設施,建成集尋根祭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旅遊產業綜合體。(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