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九外七皇城四”是什麼意思?

明清北京城的城門很多,“內九外七皇城四”是老百姓對內城、外城和皇城大門數量的高度概括。

“內九外七皇城四”是什麼意思?

明清北京城

內城九門

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內九外七皇城四”是什麼意思?

外城七門

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

皇城四門

一般是指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但是事實上,皇城的門並不是四座。清嘉慶《大清會典》記載“皇城、其門有七”。其餘三門指:大清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宮城闢四門,分別為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午門和天安門之間還有一座端門。

北京為什麼又叫做“四九城”呢?

明清北京城皇城四門、內城九門,“四九城”即指皇城、內城,進而被老百姓用來代指整個北京城。另有一說:清代統治者實行“滿漢分治”政策,將漢民全部驅至外城居住,騰出內城住滿洲八旗。這樣,內城、外城涇渭分明,旗人、漢人界限森嚴。旗人用“四九城”代指自己居住的皇城和內城,是一種炫耀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