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你吃過“生巧”麼?就是那個第一標籤北海道特產,以R系品牌為首火遍淘寶代購,國內眾品牌紛紛cos的那個“生巧”。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由於名字和口感的特殊,不少人都會誤解生巧的概念,甚至上了趟x寶發現即使很多代購都不知道自己在買什麼。更有人會疑惑“生巧真的是生的嗎?”。總之,大家對生巧真的知之甚少......

為什麼叫“生巧”

/ 因為人家很新鮮啊 /

我們喊的生巧,日本人則稱為“nama chocolate”。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這裡“nama”的拼寫是日語這兩個平假名的羅馬音標,日本平假名的作用類似於漢語拼音,而“なま”是日本文字“生”的發音,多指的是“新鮮”,也帶有形容沒熟、未加工的食物的意思。既然帶上了“新鮮”的標籤,那生巧保質期也長不了。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普通巧克力由於可可含大量天然抗氧化劑,即使不添加防腐劑,保質期也都在一至兩年左右。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生巧的保質期大都只有短短的一個月。日本一些高級巧克力店出品的生巧則更是要求食客一週內吃完。做出來的生巧保存條件也很嚴苛,必須全程低溫、密封、在無異味的環境中直至入口,而它如此嬌氣的根本原因,就是其中的奶油。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根據日本相關法規,只有含巧克力40%以上、奶油10%以上、水分(包括生クリーム的)10%以上的甜點才能標稱為生巧克力。而這裡的「生」正是取自“生クリーム(鮮奶油)”,保質期自然短了。

生巧算巧克力嗎?

/ 歪果仁表示我們不認識它 /

生巧不算是巧克力,它只是一種巧克力製品

,和吃了兩千多年巧克力的歪果仁說“Do u know namachocolate? ”,他們大都表示不太認識這貨。不過生巧的製作方法倒是和他們常吃的甘納許沒什麼區別:都是將高脂鮮奶油煮沸、加入黑巧克力攪勻。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再放入冰箱中冷凍,拿出來後的生巧就基本完工了,這時候用熱水燙過的刀很容易將生巧整齊切開。之後撒上可可粉、糖粉、抹茶粉大功告成!

所以生巧到底是啥?

/ 日式甘納許? /

其實追究生巧的身份,這裡不得不提到這兩個概念:Trufflechocolat-松露巧克力和Ganache-甘納許。

Ganache-甘納許是法語中傻x的意思,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巧克力製作工藝,那是很久以前,一個糕點學徒發明的。那個學徒不小心往巧克力裡倒進了過多的奶油,老師很生氣,便隨口罵了那個學徒傻x。但是那時候巧克力很金貴啊,老師就去吃失敗品了,發現味道很棒,Ganache-甘納許由此而來,製作工藝不斷昇華並被廣泛應用於大量巧克力製品中。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2015世界巧克力大師賽臺灣選手製作巧克力

為什麼說甘納許是沒穿衣服的松露巧克力?因為我們現在吃的namachocolate都只是正規松露巧克力裡面的夾心,這個夾心在歐洲通稱為甘納許,而松露巧克力會在nama的基礎上再裹一層脆脆的巧克力皮。完成的松露巧克力很像松露,遂由此得名,講究的會再撒點可可粉模擬松露才出土的樣子。

什麼?!生巧居然不是巧克力?

說到底,namachocolate只是Trufflechocolate或bonbonchocolate(巧克力糖果)在傳入日本後,本土化的表現。而按照日本維基百科的解釋,生巧是由東京シルスマリア的店長小林正和在1988年懷著「像沒有巧克力外衣的松露一樣柔滑口感」的想法發明出來的。

至於生巧到底是不是日本發明的,大家見仁見智就好。至於他們的關係,作為旁觀者我覺得可以直接用下圖概括。

生巧雖然不是巧克力界主流的衍生品,但是勝在製作簡單、入口柔、一線喉。廣大吃貨們完全不用去理會國內代購商家的無腦吹捧,用心一些,用好一點的原料,相信國產產品也很容易媲美日產。還要補充一點,霓虹人嗜甜,大部分生巧的熱量和甜度都是遠高於普通排塊巧克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