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央行再次出手“1875億”,印證樓市走向

果然,央行出手再次出手MLF操作!

12月6日,人民銀行對當日到期的187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進行了等額續做,當日無逆回購操作。


果然!央行再次出手“1875億”,印證樓市走向



01


這是近一個月以來首次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上一次央行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已經是11月5日的事了,當天央行開展MLF操作4035億元。


果然!央行再次出手“1875億”,印證樓市走向



其實對於這一次的央行續作1875億元是符合暴哥預期的。

因為之前暴哥曾經寫過文章提到相對於逆回購,央行更傾向於MLF。

邏輯在於中期借貸便利(MLF)簡單一點理解就是抵押貸款,目的是為了提供低成本資金,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而目前實體經濟偏弱,需要引導中長期融資成本下降,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的支撐。

逆回購只能解決短期的市場資金問題,還是沒能解決後續實體企業資金困難問題。況且短期寬鬆的資金也容易流入房地產和融資平臺,資金難以流入實體經濟。

02


而央行這次的MLF操作並沒有超發,而是等額續做1875億元。其實也印證了目前我國貨幣政策基調依然是既不會轉向收緊也難以全面大幅寬鬆。

這個信號對於樓市來說很重要。

因為伴隨著今年一系列的樓市調控之後,今年下半年開始樓市處於冷凍期,而房企卻面臨著資金困難的問題。

現在的房地產商有多難?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10115億元,同比增長0.6%,增速比1-10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

也即是說房企到位資金幾乎沒有增長。

而在去年前11月,房企到位資金是10.9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7.6%。

就連我國房地產業的商業巨頭萬科地產的總裁就曾經多次高喊“活下去”。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目前的融資成本和難度不斷加大。

資本市場融資、海外發債、銀行貸款、公司債券等融資渠道不斷收緊,房企多元化融資渠道全面被堵。

部分小房企無力支撐已經宣告破產。2018年以來已經有10家房地產因為資金鍊破裂而宣告破產。


果然!央行再次出手“1875億”,印證樓市走向



03


那麼房企在沒錢又需要錢的時候,為了取得企業所需要的流轉資金,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賣房套現。

而在人們購房的慾望又不強的情況之下,房企極有可能做的就是降價促銷以實現快速的資金回籠。

前段時間被傳得沸沸揚揚的萬科星城半小時賣出1900套,銷售金額突破70億元。

原因也是在於這個樓盤的價格相對於周邊二手房來說便宜約2100元/平米。

後來卻因為選擇了利率上浮15%的銀行合作,從而導致業主的維權。

不管是降價銷售還是選擇利率更高的銀行,萬科的目的都是為了資金快速回籠。

所以在未來央行貨幣政策保持不變的情況之下,市場資金還將偏緊,房企的資金問題還將延續,這就意味著部分開發商極有可能繼續降價促銷。

這對於很多無房剛需者來說是一個機會。

04


最後暴哥想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對於部分想買房的人,暴哥的建議是要多跑樓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隨時做好下手的準備,同時也能夠在慢慢對比和討價還價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與此同時,也要隨時關注國家的政策動向,因為這會影響到市場的資金是否充裕問題,也會影響到房價的變化。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國家出臺了某些政策支持樓市,當然這並不僅限於貨幣政策,那麼也是該下手購房的時候了。

當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的判斷就會越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