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銀子是怎麼換算的,放現在值多少錢?

這個不是非常好估算的,因為各朝各代都不一樣,甚至於每個朝代的不同時期價格都是不一樣的。其實古代用的比較多的還是銅錢,銀子一般都是收歸國庫的,大致到了宋朝才開始在市面上流通,但是也是參與大型的交易的,像買個饅頭,喝完牛肉湯啥的基本上還是用不到銀子的,甚至於很多的老百姓一輩子都沒有見過銀子,而不是像電視劇裡演的老百姓們沒事就兜裡裝著銀子上街。

古代的銀子是怎麼換算的,放現在值多少錢?

銀子

宋朝的兌換進制差不多是一千文銅錢為一貫,一貫銅錢為一兩。但是呢,北宋有個著名的省陌制,【用錢之法,自五代以來,以七十七為百,謂之省陌。今市井交易,又克其五,謂之依除。】意思是七十七銅錢算一百,有些地方甚至是七十二錢算一百,稱之為省陌制,所以是七百七十銅錢為一貫。同時順著時間的遷移,變成了兩貫換一兩,到了南宋,已經變成了四貫銅錢換一兩銀子的兌換進制了。

古代的銀子是怎麼換算的,放現在值多少錢?

銀子

很多人喜歡拿古代的米來換算銀子的購買力,這個實際上是不對的,因為我們還得考慮古代的生產力問題,古代的米肯定是要比現在的貴的,因為古代的大米的生產比不上現代,所以我們還是應該用生活消費來判斷古代的銀子的價值。

古代的銀子是怎麼換算的,放現在值多少錢?

金屬銀元寶

根據北宋文獻記載,“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一石米600錢,北宋一石大概是70公斤左右,按照兩貫換一兩來算的話,北宋一兩銀子大致可以買兩三石的米,也就是相當於150公斤到200公斤的米,換算成現在按5元一斤算的話,是750元到1000元,在古代米的價格只會更高,所以估計北宋時期一兩銀子大概價值在1500元左右吧。


同樣的方法推算,到了明朝時期,一兩銀子大概在500元到750元左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