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职场上,最让你感到可怕的可能不是工资低。很多职场人在工作中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学不到东西,只是在低水平不断重复,没有上升空间。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只要你在某一领域钻研一万个小时,你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当然,如果只是单纯的体力重复,哪怕熬够了一万小时,仍然不能转换成自我能力,在职场上崭露头角。在重复性劳动中,会感觉工作越干越没劲,这时该怎么办?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这就是所谓“高频重复工作”的噩梦。这种想法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你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高频重复工作很可能是职场起步时的“必要之恶”。也就是说,虽然谁都不喜欢,但必须得这么做,不然会有更大的问题。有人可能会不服气,没有成长,难道还要硬扛?可是你要明白,初入职场时,很多事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你成长。而是为了展现你的修养、耐心、意志力以及心智成熟度。连孙悟空这种上蹿下跳的角色,都硬是先在菩提祖师门下干了七年杂活,才学到真本事。这种心性的锻炼,谁又能少得了?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很多时候,老板先要通过细节上的工作态度,来判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一次又一次看起来雷同的繁琐任务,其实都是考验的一部分。进一步说,高度分工的商业社会,其实每个人都在做着重复性的工作,只是重复周期不同而已。有人每天处理200张单据、装订300份合同、打200个面试邀约电话,这是短时间内的重复;负责招聘的HR每年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做全国高校巡回招聘;学校的老师带完一届后又是新一届学生,要备课的知识点依然没变。这些都是周期稍长些的重复性工作。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高频次重复性工作,会让你的大脑形成惯性的从应激到反应的直接通路。把别人必须要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工作,切换成在无意识状态下也能完成的工作。这就好比我们第一次学车时,总是战战兢兢、全神贯注。一年之后,刹车、转向灯、起停车,都几乎不用思考。这就是高频次重复带来的能力。面对进阶性的工作,这种无意识思维的锻炼还有更大的意义。比如说,如果在一个大公司从事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等事务性工作。虽然也是高频重复,但可以积累对这个领域的敏感度。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学习,很容易成为一个领域的技能高手和专家。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当然,谁都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更有创意的工作。而且一般来说,重复性的工作所需技能较低、替代性强,收入也相对较低,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和工作倦怠。那么怎样才能更上一层楼,得到那些进阶性的、更有创意的工作呢?这里你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叫作“有为才有位”。也就是说,你先要做出这样的工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认同。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比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刚工作时做培训助理,做内部开发课程的评审工作,一个典型的高频重复工作。因为他所需要的只是机械地抄表算分而已。可是这个人比较喜欢动脑子,他发现之前的评价标准过于粗放,仅有课程、讲授两个维度。于是他琢磨好久,搞出一个评分表,里面增加了创新性、实用性、覆盖率、电子化等多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别的课程设定差异化权重比例,给几个咨询公司的专家看,一致点赞。这就是在低水平重复工作里,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你以为职场上最可怕的是工资低?


如果你的工作也很粗放,不妨用分析式思维,解构工作目标,让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