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葡萄酒在人類飲食文化的發展裡面,一直如影隨形。如今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飲品了。有考古學家發現,葡萄酒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而釀酒用的葡萄品種最早出現在哪年就無法確實的考證了。

而葡萄品種可以統計。目前保留下來的就有兩千多種。估計再牛的品酒師或釀酒師都不可能全部記下來吧,因為這些葡萄的起源分佈在各個國家,名字也是各種不同的語言,長短不一,發音不一樣,只是把它們全部念出來就夠頭疼的了

但是,我們的漢語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可以將這些名字音譯出來,還能意譯得非常漂亮,非常好聽!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被翻譯得特別美的葡萄名字:

1)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首先,一定是大名鼎鼎的赤霞珠!只要是接觸過葡萄酒的人都會知道這個名字,尤其是一些老酒仙。因為還是在八十年代流行長城、龍徽葡萄酒的時候,這個名字就已經很響亮了。“來瓶赤霞珠怎麼樣?”那時候進口的葡萄酒很少,大家喝葡萄酒的時候都這麼說。

聽到這三個字,會不會聯想到晚霞之下的葡萄園裡,就連葡萄珠上面也會映襯出金色的光華呢?

赤霞珠雖然不是最古老的葡萄,但卻是被種植和被使用最多的品種之一。無論是舊世界還是新世界的葡萄酒產區,你都能找到它,而各地出產的赤霞珠差異卻很大,釀出酒的風味也略有不同。但是有一點,如果想讓一瓶葡萄酒的風味“骨架”或是“結構”強勁,加入赤霞珠混釀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在波爾多左岸混釀的葡萄酒裡,赤霞珠是最主要的葡萄。

它還有一個別名,叫“解百納”,但怎麼看怎麼像是中藥的名字,還是赤霞珠好聽。

對了,市面上那些總也賣不完、喝不完的的82年拉菲,裡面90%都是赤霞珠。

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2)美樂Merlot

說起赤霞珠,不得不說美樂。因為在混釀葡萄酒裡,赤霞珠是支撐酒體結構的,但是“提香”用的,非美樂莫屬,美樂起到“味精”的作用。

美樂的原產地是法國。其實和赤霞珠算是平輩的親戚關係。雖然在國內可能沒有赤霞珠那麼出名,但它的種植和產量比赤霞珠要大很多。最出名的產地就是法國波爾多的右岸,尤其是在波美侯產區,那裡用美樂釀造的葡萄酒不僅口味柔美、順滑,口感豐富,最重要的是:優雅!像窈窕淑女一樣的優雅。

在意大利的一些產區裡,如果想保持DOCG級別的話,就不能使用外來品種。但是一些酒莊為了“提香”,讓酒更好喝,寧可捨去DOCG,降級到DOC也要用美樂。

由於美樂的單寧比赤霞珠來的輕一點,所以很多女士更愛美樂,因為美樂葡萄酒更溫和可親。想要入門紅葡萄酒,先從美樂單品葡萄酒開始,一定會被它迷住的,起碼有個很享受的開始。但也別誤以為美樂就是個初級水準的葡萄,如果遇到好的釀酒師,他能讓美樂發揮出別人沒有的天分,大名鼎鼎的Petrus帕圖斯就是100%美樂釀造的。

怎麼樣?要不要美美樂樂地來一杯Merlot?

它還有幾個別名,梅洛、梅樂、美露等,但還是美樂來的更直截了當。

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美樂Merlot

3)瓊瑤漿Gewürztraminer

有本事你用德語、法語、英語、意大利語把這個名字都念一遍試試?舌頭倒不過來了吧?這不奇怪,本身我們就是說象形文字的嘛。如果在網上你搜索Gewürztraminer可能出現的資料都不多,但是你輸入我們翻譯出來的,那個特別好聽的中文名字就不一樣了:瓊瑤漿。好聽不?

不僅名字好聽,如果你喝過這個品種的酒,就知道這個名字的意譯也是最準確的,每一口真的是瓊漿玉液。這個詞的翻譯,簡直和徐志摩把Firenze(佛羅倫薩)譯成“翡冷翠”的水平一樣高。

這個是做白葡萄酒用的,最知名的產區是法國北部的阿爾薩斯,還有德國南部、奧地利和意大利北部天氣偏冷的地方,後來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也都有種植。這個品種實際起源一千多年前的意大利,是Traminer的變種,所以在意大利酒裡面,Traminer就是瓊瑤漿。

之所以說用它釀出的酒是瓊漿玉液,是因為瓊瑤漿白葡萄酒的辨識度太高了,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品味出類似荔枝、芒果、橙子等果香,還有絲絲玫瑰花香夾雜其中,冰冰涼後還有一點點的甜味,簡直就是熱帶水果香和花香的混合炸彈,一個地地道道的泡妞神器,幾乎沒有女性對它的口味有免疫力,“好好喝哦。。。”一定是每個女人在第一次嘗試瓊瑤漿之後的標準反應。

而且白葡萄酒配海鮮是最好的,但最好的當中的最好的,就是用瓊瑤漿去搭配海螃蟹,天下第一美味組合,不過如此。

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瓊瑤漿Gewürztraminer

4)仙粉黛Zinfandel(Primitivo)

這名字猛一聽就有點像林黛玉一樣,粉黛芝蘭、多愁善感卻楚楚可憐的一位美女。不過的確也是這樣,仙粉黛雖然種植面積不少,美國加州是產量最大的地方。但是好多年以來,仙粉黛一直默默承受著人們的誤解,一是因為大家都以為它是用來釀造廉價的桃紅葡萄酒的,根本上不了高級紅酒的檯面,很多沒有親自嘗試真正的仙粉黛的消費者們,一看見這個名字就草率地覺得不會有什麼好喝的,而酒評家們更是對它不屑一顧。二是因為仙粉黛的出身一直沒被搞清楚,說不出它去美國之前到底是誰,身份不清不楚都,不夠正統。在60年代還展開過一次針對仙粉黛身份的大爭論,甚至還打起了官司。而且在“巴黎審判”事件之前,新世界的葡萄酒,尤其是美國酒根本不被看好,那時候是法國酒一家獨大的天下,老歐洲人傲嬌地說,既然美國人釀不出好酒,那麼仙粉黛也就不是什麼上檔次的好貨。

終於發明了DNA鑑別技術,巴黎審判也打了法國人的臉,仙粉黛的身份也終於在1994年被正名了。這個楚楚可憐的仙粉黛,原來起源於西方文化的中心意大利,就在南部的靠近亞得里亞海的普利亞地區,早在15世紀就在這個地區就種植仙粉黛,而且是意大利人或者匈牙利人將這個品種帶到美國的。不僅如此,仙粉黛的祖先還是個名門望族,在普利亞,它有另外一個名字:Primitivo。只要提到普利亞出產的Primitivo葡萄酒,所有人都是一個反應:好喝!太好喝了!拿來,直接開瓶喝就好喝!

再後來又被證實,一直被誤解是釀造廉價桃紅的仙粉黛,其實是另一個變種白仙粉黛white Zinfandel,不是真正的仙粉黛,也不是Primitivo!逐漸低大家終於搞了清楚: white Zinfandel=桃紅葡萄酒,Zinfandel或Primitivo=乾紅葡萄酒!

如果用香氣襲人這個詞形容白葡萄酒中的瓊瑤漿,那麼紅葡萄酒裡非仙粉黛莫屬。仙粉黛帶來的香氣也有很高的識別度,那就是人人愛的果醬味道,藍莓果醬抹在烤後的白麵包上是什麼味兒,仙粉黛葡萄酒就是什麼味兒。

凡事都是雙面的,以前雖然被打入冷宮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這個原因,在美國和意大利,這個品種卻留下了好多老藤, 50年的、80年的甚至百年以上的老藤。精明的意大利人和勤勞的美國人,把那些老藤好好的保護起來,再按照最嚴的產量標準減產,得到更高品質的葡萄再釀酒,這回再釀出來的酒,無與倫比的口味和非常高的性價比,打遍天下無敵手!而且意大利人又把釀造Amarone的枯藤法用在這裡,那酒香,非常有創意,非常意大利!

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仙粉黛Zinfandel(Primitivo)

5)長相思Sauvignon Blanc

一個典型的芳香型的白葡萄品種。八卦一下,其實它是赤霞珠的媽媽,而另一種葡萄品麗珠Cabernet Franc是赤霞珠它親爹。

想從白葡萄酒裡嚐到酸酸甜甜的味兒,就喝長相思釀的白葡萄酒吧。這個葡萄起源於法國的盧瓦爾河谷地帶,後來卻在新西蘭被髮揚光大,幾乎主導了新西蘭的白葡萄酒。其次還有智利、南非、西班牙的品質也很好。但是各家釀出來的口味不一樣,總得來講,以法國盧瓦爾河上游的Sancerre最佳,也成了其它各國的口味標準。只是Sancerre產量不大,雖然價格不高但一瓶難求。

長相思,無論從口味上還是酒體的顏色上,這個名字翻譯的都挺貼切。香而不膩,淡淡的淺綠色,又有一些酸楚,好似一位美女在思念著遠方的情人。

很容易識別這個葡萄釀出的酒好不好,就是桃子味道,確切的說,應該是油桃的香味,不是毛桃的那種甜膩的香味。

長相思還有一種能耐,就是能釀出最好的貴腐酒,就俗稱甜酒吧。葡萄熟了不摘,繼續在枝頭掛著,故意讓它感染貴腐黴菌(Botrytis cinerea),這種黴菌會讓葡萄失去水分而保留糖分,在某種意義上葡萄被濃縮了。之後再壓榨、發酵。為了保持強甜度,在適當的時候終止它,不讓它沒完沒了地變成酒精,然後入橡木桶熟成貴腐酒。甜度和風味都很強烈的貴腐酒,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餐後甜點,如果搭配鵝肝,或者藍莓奶酪或是多油脂的堅果都是很棒的體驗。

長長的相思之情,有時候也是一種甜蜜。

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長相思Sauvignon Blanc

6)霞多麗Chardonnay

“請給我一杯Chardonnay。”在一些地方,一旦你說出這句話,服務生就明白你是要一杯白葡萄酒了。霞多麗和赤霞珠一白一紅,都是葡萄產量最多的品種之一,也是最受歡迎的品種。曾經有人說,如果赤霞珠是國王的話,霞多麗就是皇后。正好,兩個名字裡都有霞字,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根據這個說辭翻譯出來的。

這種葡萄最大的優點就是易於種植,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所以,全世界只要是葡萄產區都會有這個“皇后”大駕光臨,而在不同的環境之下出產的Chardonnay葡萄酒風味也不同,也就是說,它很隨和,平易近人,隨你釀酒師怎麼發揮聰明才智,如同璞玉的Chardonnay,任你雕琢,它都能很好的配合,體現出一種大家風範,母儀天下的感覺。 在我國,種植最多的地方是新疆,千萬別誤會,和我們大新疆本地的馬奶葡萄雖然像,但卻是兩回事。

霞多麗雖然名聲顯赫,可釀出的酒卻很低調。淡淡的金黃色裡飄溢著輕輕的青蘋果、杏仁和柑橘等味道,成熟穩重還很爽口。你如果不知道喝什麼白葡萄酒來配餐,點一杯霞多麗總不會有錯。但真正要喝明白它,你就要準備好多年的時間,好的霞多麗需要花時間細細品味,而且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酒莊甚至每年的霞多麗給你的感受都會不一樣。

另外,如果你不喜歡乾紅或者乾白的話,你總會喜歡香檳吧?只是看著高腳杯裡不斷向上嘶嘶飛舞的小泡泡們就已經很開心了,大部分香檳或者起泡酒,都是用霞多麗釀出來的。

那些漂亮的葡萄(酒)譯名

霞多麗Chardonnay

好啦,上千種的葡萄中,還有太多好聽的名字和好聽的故事,但全部寫出來估計要出一本字典了。除了以上幾種大名鼎鼎的葡萄,還有一些名字被翻譯得很美,不妨下次在喝葡萄酒的時候,順便再品味一下這些名字,就當加了份佐酒的小吃:白詩南Chenin blanc,麝香Moscato,佳美Gamay,品麗珠Cabernet Franc,賽美蓉Semillon,白玉霓Ondenc,丹魂Tempranillo,席拉子Syrah,歌海娜Garnacha,特濃情Torrontes,等等等等。

夠詩意不?來來來,一起喝杯瓊瑤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