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祕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在中國古典小說的世界裡,眾多武將所使用的兵器可謂五花八門、形態各異,十八般兵器各顯神通。而且這些兵器並不是隨便放到主人手上的,小說作者在描繪兵器時,其實與人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兵器使主人的性格更加鮮明,更加襯托了主人的光彩。

百兵之君與謙謙君子

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秘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譽,在古代是一種至尊至貴的聖品,據說劍的創始人出生於軒轅黃帝時期,因此,劍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劍造型優美並配有長穗,在舞動時隨劍飄舞,給人以瀟灑飄逸的美感。在古典小說裡,以劍作為兵器的大多都是儒雅風流之士,如《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宅心仁厚,儀表堂堂,頗有帝王之相。讓這樣一位謙謙君子以雙股劍作為兵器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百兵之膽與忠義之士

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秘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刀被稱為百兵之膽,刀的靈魂是一個膽字,以膽為先,膽大者勝,膽小者輸,耍刀者多為爽快之人,且性格剛猛無比。在古典小說中,以刀作為兵器的多是忠義之士,在《三國演義》裡,關羽驍勇善戰,並且為人十分忠義,在第六十六回,吳國大夫魯肅為了索還荊州,準備賺取守將關羽過江赴宴,席間勒逼他歸還荊州。關羽洞察敵方的詭計,但還是大無畏地僅帶領周倉等數人前往東吳單刀赴會。宴席上,關羽威風凜然,豪氣逼人,終於以自己的威武和正義征服了魯肅,捍衛了蜀漢的利益。

百兵之王與英武少年

槍是十八般兵器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體長而且鋒利,使用起來輕巧靈便,其他兵器很難與之匹敵,因此武術界將其稱為百兵之王。槍在習練過程中須使用內勁,因此非武功上乘者無法習練,在古典小說裡,以槍作為兵器的大都是些武藝高強、長相英俊的“高、瘦、帥”形象,以槍作為兵器的武將往往都是些十分俊美的形象。

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秘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將馬超稱為“錦馬超”,劉備稱他“結束非凡,人才出眾。”馬超雍容的儀表和良好的氣度由此可見一斑。對馬超的出場有這樣一段描寫:“言未絕,只見一位少年將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手執長槍,坐騎駿馬,從陣中飛出。”這一外貌上總體的描寫,已經奠定了整部三國中馬超的基調。

沙場猛將與重型兵器

在古典小說中,許多十分魯莽兇悍的悍將都使用重型兵器,回首各種演義小說,其中使用斧頭的人物大多是滿臉亂須、坦露胸毛、眼睛暴出、粗獷豪放、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威風凜凜的殺場猛將,板斧與其主人的形象可謂相得益彰。

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秘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像《隋唐演義》裡的程咬金。在小說中,程咬金是一個販賣私鹽出身的響馬,在夢中學會三斧頭半的絕技,後來輾轉來到瓦崗寨,因發現地宮寶物被推舉為“混世魔王”。程咬金一方面性格豪爽,侍母至孝,能割肉以啖父母;另一方面又脾氣暴躁,而且十分魯莽。因此一把亂揮亂舞的斧頭與他的形象甚是般配。

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秘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在重型兵器中還有一種更加兇猛的兵器狼牙棒,但是在古典小說中以狼牙棒作為兵器的卻十分罕見,最為經典的當屬《三國演義》裡的沙摩柯,《水滸傳》裡的霹靂火秦明。使用斧頭狼牙棒的將領都有一個共同特徵,作戰勇猛、十分魯莽並且脾氣暴躁,而且他們在長相上也都十分粗狂,面貌兇惡,霸氣十足。

人物與兵器的和諧美

劉備用劍 關羽使刀,揭秘古代武將如何選擇兵器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傳統武術中的十八般兵器還是用於衝鋒陷陣的軍事武器,在製造上都十分簡陋,以實用為主要目的。很多古典小說中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所使用的兵器也並非如小說中所寫,古典小說為了藝術創作的需要,為每一位武將都量身訂做了與其外在形象和性格特徵十分匹配的專屬兵器,這樣就給讀者一種相得益彰的和諧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