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便利化增強企業“獲得感”

青島港,打造了具有5萬噸存儲能力的冷鏈基地,線上與線下進口渠道暢通,商品還在運輸途中就可以向海關申報通關,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來自德國的鮮牛奶,最快用三天時間就可以配送到百姓餐桌。受益於貿易便利化,進口商品越來越成為百姓年貨購物車裡的“常客”。貿易便利化在便利企業的同時,也讓百姓得到了實惠。

貿易便利化增強企業“獲得感”

通關更加便利

“現在比以前更加方便,通關方面已經基本感受不到有什麼障礙。”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國際業務部副主任李昕告訴國際商報記者,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正讓企業直接感受到利好。

李昕介紹,東盟國家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加,公司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並承包東盟國家電站和電網建設,這些工程承包項目會帶動線纜、變壓器等貨物出口。現在,公司只要稍微提前向合作伙伴提出採購需求,這些貨物就能及時運到工地,保證工程順利竣工。而在以前,可能需要提前數月乃至半年完成採購,方能趕上工期,但工程需求以及市場價格在不斷髮生變化,這樣做對企業而言意味著更大風險和成本。

貿易便利化水平正在普遍得到提升。長期往來於中國和東盟之間的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東盟完成自貿區談判以及自貿區升級版加快實施,尤其是中國在加快推進貿易便利化進程,現在商品往來於中國和東盟之間已經非常便利,這讓企業的貨物通關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榴蓮、山竹、龍眼等熱帶水果當天就能從產地到達中國市場。

近日召開的全國海關工作會議發佈了通關便利化“成績單”:2018年,全年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分別壓縮56.36%和61.19%,超額完成年內壓縮通關時間1/3的目標。與此同時,通關成本大幅下降,60多萬家註冊外貿企業受益。

貿易便利化增強企業“獲得感”

提高外貿競爭力

春節臨近,廣州西雅實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凌堅方正在準備將20個貨櫃的時裝交付給客戶。“這是我們的常態,交貨就像打仗似的。”凌堅方感慨道,從接觸客戶到拿到訂單,再到驗貨、交貨,每個過程都不能耽擱。而讓凌堅方感到舒心的是,通關正變得更加快捷。

看似簡單的交貨時間,關係的不僅是外貿人的“舒心”,更是中國企業的外貿競爭力。海關總署黨委委員、國家口岸辦主任張廣志表示,通關既要提速也要提質,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中國外貿的競爭力。“產品質量很重要,按期交貨也很重要,這樣才能給客戶留下好口碑。”河北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以前貨物要放在堆場經過一兩週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通關,如果出貨時間提前量不夠就很容易因為通關錯過交貨日期,影響合作。為了保證按時出貨,需要將“戰線”拉得很長,不僅影響了企業與海外同行的競爭,而且通關費用也不少。現在,通關正變得更便利,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其實,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在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記者前幾年走訪時發現,設施相對陳舊、人才短缺、場地較小等因素影響了通關,現在這裡引入了海關智能查驗設備等,通過掃描就能對車內貨物進行查驗。就一輛車而言,以前要10個人約半小時才能完成的查驗,現在通過一臺機器不到三分鐘就能完成。

從設備和技術等硬件到制度和流程等軟件,改變一直在進行,加速提升著貿易便利化整體水平。據瞭解,2018年,報關單、報檢單合二為一推動了關檢業務融合,口岸驗核的監管證件由86種精簡至46種,“三互”大通關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諸多改革舉措成為推動通關降本提效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