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正永覺迷錄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唐·王維《過香積寺》


2018年7月3日,當趙正永在香積寺雨中禮佛時,不知道他心中是否默唸起這首著名的唐詩。“安禪製毒龍”——彼時的趙正永心中,正盤踞著一條“毒龍”。

當地人稱,“去過香積寺,平安又無事”,趙正永千里迢迢從北京趕往西安這一淨土宗的千年祖庭,心中所念,恐怕無非“心安”二字。不想半年以後,等他再次進入人們視野時,卻是央視紀錄片《一抓到底正風紀——秦嶺違建別墅整治始末》中的“時任陝西省委主要領導”。

有心人已猜測到,趙正永“要出事”,香積寺的佛這次怕是不靈了。

果然,2019年1月15日晚,趙正永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消息正式發佈。

“陝西千億礦權案”與“秦嶺違建別墅整治事件”戲劇性地在一個月內集中迎來輿論高潮。

多年來重重迷影,未嘗不可一解。


「解局」正永覺迷錄




“好運”

2001年6月,50歲的趙正永由皖入陝,擔任陝西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一職。此後,趙正永深耕陝西官場16年,歷經政法委書記、常務副省長、省長等關鍵職位,直至2016年3月年滿65歲後從陝西省委書記一職卸任,改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仕途不可不謂為“順利”。

細觀趙正永入陝前的經歷,“好運”這個說法在他身上似也早有先例——國家發展的每個時期,都會形成相對穩定的、特色鮮明的用人導向。趙正永的個人稟賦,恰恰都契合了特定時期的用人導向。

改革開放初期,幹部“四化”是個鮮明的用人導向,其中之一便是“年輕化”。身為“知青一代”,趙正永有著豐富的工作經歷。做過工人,又有工農兵大學生的系統專業訓練,他的早期經歷幾乎完全匹配於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

2000年,國家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為配合這一戰略,中央組織動員東部地區的一批優秀幹部到西部任職。趙正永成了第一批“西進大軍”中的一員。

當年,在西部大開發戰略背景下,中組部對“西進大軍”的要求是,“政治上堅定、有駕馭全局的能力、敢於負責、有工作水平、善於團結各族幹部群眾”。

而趙正永呢,當時身在安徽,“恰恰”有多年主政黃山市、擔任過省公安局局長、政法委書記的履歷,期間又處置過重大事件。如果說“四化”幹部為趙正永在安徽的仕途晉升提供了最好的通行證的話,那麼,西進大軍“優秀幹部”的符號,則是他後來入陝的最好光環。

在中國,幹部級別越高,“流官化”程度越高,晉升空間越大。就在入陝的前一年,趙正永又順風順水晉升成了副省級官員,擔任安徽省政法委書記兼公安廳廳長,成了“中管幹部”。

跨省異地任職對趙正永來說是新的挑戰,也是新的機遇。


「解局」正永覺迷錄



謎局

陝西成就了趙正永仕途的轉折——但卻是另一種方向上的。

在趙正永出事前,他的前同事魏民洲、馮新柱、錢引安等均已落馬;隨著趙正永問題的進一步調查,“下一個”老虎的出現仍是大概率事件。

在央視的專題片中,這樣回顧秦嶺違建別墅治理始末:2014年5月13日,中央領導人就秦嶺別墅問題作出第一次批示,要求陝西省關注此問題;2014年5月15日,陝西省委辦公廳收到中辦督察室轉來的中央領導批示,但“時任陝西省委主要領導”沒有在省委常委會上進行傳達學習,也沒有進行專題研究,只是簡單進行了批示。

違建別墅是表象,不講政治是根本”,央視專題片中,負責調查秦嶺違建別墅的中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徐令義如是定性。

“不講政治”,在中國的官場中,這個錯誤是致命的。

在中國的歷史中,央地關係的平衡始終是一個核心問題。新中國亦延續了大一統格局,實行單一制,並頗具匠心地處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問題——在保持中央宏觀調控權威的同時,亦賦予地方較大的自主性。

在實踐中,央地關係平衡的重要政治機制是民主集中制。一方面,一把手是保證上下一統的銜接點,具有權威,以保證決策統一;另一方面,一把手亦應尊重分管領導的合理權限,保證具體工作符合實際。

再說直白點兒,作為地方主官,既要有與中央保持一致的大局意識,又要有根據地方實際勇於開創的能力。一旦地方主官大局意識不強,對中央搞陽奉陰違,有令不行,那地方勢力便會養癰為患,尾大不掉。

這是地方主官的大忌。

知情人士給島叔透露,趙正永在工作中極為霸道,“當省長時很多事情自己定,不向省委書記彙報;當省委書記時,卻經常管政府的事”。現在看來,趙正永不僅沒有大局意識,且帶頭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才是這次陝西官場亂象的根源。

十八大以來,政治紀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意味著在中央看來,目前的央地關係,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是重中之重,如此方能保證政令暢通,令行禁止。

而在秦嶺違建別墅事件中,趙正永對總書記批示幾近敷衍,無異在保證政令暢通中掉了鏈子,也直接導致中央的生態政策無法在陝西落實。

中國的地方治理體系是“壓力型體制”,一把手的作用至關重要。一把手重視,狠抓落實,地方治理就會出現“任務層層分解、壓力層層下壓”的過程,治理目標不僅可以完成,往往還會超額完成;但如果一把手不重視,這一體制的反面就會呈現出來,執行力度就層層減弱,壓力層層遞減,最後出現“政策空轉”、欺上瞞下的現象。

秦嶺違建別墅問題就在眼皮子底下,在陝為官多年的趙正永不可能不知道。據現在查明的情況看,秦嶺別墅背後的官商勾結行為,恰好是違建別墅異常堅固的成因,趙正永是否同樣分得一杯羹?這還未可知。但是,他的掉鏈子,無疑讓違法行為更加有恃無恐。


「解局」正永覺迷錄



揭蓋

2018年底,同樣是陝西的一個千億礦權案,因最高法案卷丟失,震驚全國。人們驀然發現,這個案子竟然也和趙正永密切相關。

趙正永作風“霸道”,看來不假。

據媒體報道,在千億礦權案中,趙正永通過兩次省政府黨組專題會“認定”民事合同無效,並“指令”工商局對凱奇萊公司作出行政處罰,要求公安廳查偵凱奇萊公司涉嫌經濟犯罪。事後表明,趙正永的直接干預影響了有關部門依法行政。

說起霸道官員,在謹小慎微、按部就班的官場中,更容易討得輿論喜歡,“霸道”有時也成為敢作敢為、能打破成規推動改革的代名詞。很多以“霸道”著稱的幹部,還被賦予了干將的光環——著名如仇和。但那種無法無天、目無法紀的“綠林好漢”作風,恰恰為今後的栽跟頭埋下了禍根。

趙正永的“霸道”用錯了地方。所謂的黨紀國法,在他內心裡,一文不值。

2004年,國務院曾發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依法行政就成為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趙正永長期擔任政法機關負責人,長期擔任常務副省長主管依法行政工作,按理說對依法行政原則會有深切體會。

可惜的是,人到了高位,就容易被權力衝昏頭腦。或許這些年的“霸道”經歷讓他獲益良多,等擁有更大權力之後,一種慣性推著他滑向深淵。

民主集中制?不存在的;依法行政?不存在的;權力干預司法,這不理所因當?趙正永很可能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隨著反腐敗取得壓倒性勝利,一批作風“霸道”的腐敗分子得到了懲治。近幾年,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為了激發幹部擔當,又提倡“獅子型”幹部,把一大批想作為、敢作為的幹部提拔到重要崗位上。

可見,敢作為和講原則之間並不對立。

有人說,趙正永正應了一句: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趙正永當年寫有一文談“兩面人”,文中將“兩面人”視為敗類、髒水。有意思的是,陝西省委召開常委會,通報中央對趙正永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的決定,提出要深刻認識的,正是趙正永的“兩面性和欺騙性”。

趙正永去了趟香積寺求平安,但佛祖並沒有應驗。這讓島叔想到了某個寺廟門口的一幅對聯:“心存邪念,任爾燒香無點益;持身正大,見我不拜又何妨。

畫皮,總是要揭開的。

文/呂德文(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