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這位為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奔波忙碌的老人,終於可以休息了。中國國民黨10日晚間發佈消息證實,該黨前副主席江丙坤當晚在臺北病逝,享年85歲。

6天前,12月4日,廈門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江丙坤還精神矍鑠地走進國際會議中心主持開幕式,面對媒體鏡頭時也談笑風生、非常健朗。誰知回臺後竟然傳出他主動脈剝離送醫急救,隨後宣告不治。

再過幾天,就是他86歲的生日。哲人其萎,駕鶴西去,讓人不勝唏噓。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12月4日,江丙坤主持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開幕式



局內人


可能普通島友不知,江丙坤是誰?

除了中國國民黨前副主席這個不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頭銜外,他還是臺灣前“立法院副院長”,是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是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副理事長。他自稱“拼命三郎”,經常身處重大事件的中心,在臺灣經貿發展史尤其是在兩岸關係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是兩岸“三通”的主要推手和見證者,是臺商眼中的“大家長”,他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的4年,被公認為是兩會互動最緊密的時期之一。

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身份,是中國國民黨1949年以來正式“登陸”第一人。2005年“胡連會”上,國共兩黨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的那一次“世紀握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或許不知,這背後的一個大功臣,就是江丙坤。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2005年4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胡錦濤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




2005年3月,時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銜命率團訪問大陸,為隨後的“破冰之旅”預作準備。這是1949年後國民黨第一次正式組團來大陸,國共兩黨領導人實現歷史性握手的劇情,已經徐徐拉開了大幕。

彼時,對兩岸關係向何處走,島內依然是嘈嘈切切錯雜彈,不同陣營有不同的調。尤其是繼續掌權的民進黨人士,對登陸之舉,多有仇視之態。作為當時的局內人,他是如何想的呢?

他以高度責任感和前瞻性眼光說:“兩岸不可能再繼續對立下去,必須找機會推動和解。”這種姿態不是偶然的。早在2000年9月,江丙坤就曾登陸訪問,大陸的發展讓他震驚不已,成為當時國民黨內鳳毛麟角的“知陸派”。2002年他出任臺“立法院副院長”時,公開主張陳水扁當局在“三通”問題上應該調整“戒急用忍”政策,促進兩岸儘快通航。

那一握


在京和駐臺期間,島叔曾經跟他在多個採訪場合有過交集。島叔眼中,他是個謙謙君子,平易近人,有長者之風,同時務實、前瞻,懷有兩岸交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932年12月16日,江丙坤出生在南投,從小刻苦努力、認真負責、成績優異。他畢業於“臺灣省立法商學院”,擁有東京大學研究院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

如果把人生的舞臺分為上下半場,上半場,擔任公職的江丙坤主要成績在推動臺灣經貿發展上。他主掌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時,遇到業務問題,往往跳過組長、科長,直接打電話給科員,臺媒因此戲稱他為“江科長”

他人生舞臺的下半場,從2005年開始。也是從那時開始,為破冰之旅打頭陣的江丙坤,開始為兩岸尤其是大陸媒體所熟知。

經貿與兩岸兩個領域的疊合,讓對此駕輕就熟的他“大放異彩”。

在訪問大陸期間,他在各種場合都提及自己重視的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事宜,這為之後他不斷促進兩岸經貿合作奠定了基礎。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2006年5月20日,江丙坤參觀廈門水果批發市場



2008年5月26日,他接任臺灣海基會董事長。當年6月,旋即啟程赴北京與海協會展開商談。北京的“陳江一會”,簽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和《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不到一個月,首波大陸游客就於7月4日抵臺,開啟兩岸人員交流新格局。

如今,赴臺遊早已成為我們想走就走的旅行。但許多人卻不知道,當初像江丙坤等在內的很多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兩會復談”重啟了中斷九年之久的兩岸制度化協商。此後的兩會會談,解決了包括全面“三通”在內的一系列兩岸同胞關心的經濟、社會、民生問題,積累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

十年前的2008年,在北京的兩岸兩會高層會談上,江丙坤與陳雲林隔著花的那一握,早已讓其成為兩岸交往史上永遠不會被忘掉的人。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快車道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逾古稀時,江丙坤接掌海基會,開啟了大放異彩的人生下半場。2012年9月,他卸任海基會董事長後,仍然每天行程滿滿,通過兩岸企業家峰會等平臺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這位“臺商大家長”依舊務實、前瞻,懷有兩岸交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16年在廈門閉幕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江丙坤便建議,雙方秘書處要共同成立研究小組,將年會提出的寶貴建言形成具體行動計劃,經過雙方理事會通過後,付諸實施。

“每次他都會和在廈臺商座談,他不斷地跟我們說,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只有兩岸和平,才會有兩岸的經濟繁榮,才會有兩岸同胞的安居樂業。”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


「解局」今天,我們把頭條留給這位85歲的老人



記得2008年他就任海基會董事長的那一天,就寫了一封信給海協會,說“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維護兩岸的協商。”兩岸交往,最終還是人的交往。古人說,君子相交以道,江丙坤就抓住了兩岸同屬一中這個“道”。在島內像他這樣一批有識之士的帶領下,兩岸交往步入正軌,進入了快車道。

與江丙坤相映的是,有些人卻在兩岸關係上開歷史的倒車,不是對“九二共識”說三道四,就是用“維持現狀”來當遮羞布。明知“臺獨”的路走不通,卻不死心非要搞“文化臺獨”和“隱性臺獨”。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再過幾天,就是兩岸“大三通”十週年紀念日。這位為海峽兩岸和平與發展奔波忙碌的老人,最應該見證這一時刻的江丙坤先生,卻猝不及防地離我們而去。他跟諸多有識之士所開啟的兩岸交流,雖然偶有雜音,但已大勢難逆。

破冰先鋒、協商功臣、經貿推手、交流使者,正是先生的不朽功業。他去世了,我們很懷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