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说:车翻了,就推他一下,鲁迅:我支持耶稣说的

作为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尼采是最富有个人魅力的。

20世纪时,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接触到了尼采的思想,也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8年,作为中国最早出版尼采翻译作品的人,鲁迅翻译了尼采《查拉斯图特如是说》的序言部分。

尼采说:车翻了,就推他一下,鲁迅:我支持耶稣说的

刘半农说鲁迅:“托尼学说,魏晋文章”。

纵观一生,鲁迅的作品曾多次引用尼采语录:“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能容下这浊流使他干净。”

毛主席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颜。

而尼采,一个从宗教色彩浓厚牧师家庭走出的人,却成了基督教最激烈的反对者,喊出著名的“上帝死了”。

这两人的精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尼采说:车翻了,就推他一下,鲁迅:我支持耶稣说的

尼采提出超人,认为其具有“不竭的创造性的生命意志”,像负重的骆驼忙着奔向沙漠一样,敢于承担一切艰难和重担。

在《文化偏执论》中,鲁迅写道:“尼采之所希冀,则毅力绝世,几近神明之超人也。

也算是一种高度评价。

鲁迅把尼采作为一个偶像式的破坏人物。

同时,他希望年轻人也有这种实干的精神。

但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又说: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鲁迅对超人很有兴趣,但身处的环境恐怕不足以提供他勇气。

尼采说:车翻了,就推他一下,鲁迅:我支持耶稣说的

在《渡河与引路》中,鲁迅写道:“耶稣说:见车翻了,扶他一下,尼采说:车翻了,就推他一下。”

鲁迅则说自己是赞成耶稣话的。

所以,鲁迅也没有继承尼采式的破坏到底。

我们都知道,蒋介石器重过胡适,胡适还写过文章吹捧“专家政治”,就是将权利集中在少数政治精英、技术精英手里。

胡适希望通过国民政府来达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他也并不回避,这种“专家制度”也是一种“开明专制”。

在当时,胡适不相信中国能有专政的人或者党、阶级。

之所以说这种“专制”是“开明的”,那也是因为它能够为大多数人民谋福利。

不过,实际上,这样一来,中国距离老百姓想要的民主宪政就更远了。

尼采说:车翻了,就推他一下,鲁迅:我支持耶稣说的

硬扶比抬更为费力,更难见效

于是,鲁迅针对胡适的说法,他写道:这只不过是皇帝“做倒霉的时候”,“病急乱投医”,和“文人学士扳一下相好”;文人学士这一边,却想以“牺牲掉政治的意见”作为代价来参政,这又是怎样的“政府”呢?

而鲁迅呢?他是一个远离权利中心的民间批判者,主张人权,抛弃王权。像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这样一个腐败到无力自拔的政府,鲁迅看不到一丝光明,因此他的态度是听其自行垮掉,不必硬扶。

假如有人偏向别处走,再劝一番,固无不可;但若仍旧不信,便不必拚命去拉,各走自己的路。因为拉得打架,不独于他无益,连自己和同感的人,也都耽搁了工夫

——《渡河与引路》

所以,鲁迅接着还说但以为倘若不愿你扶,便不必硬扶,听他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