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營銷:未來新營銷的變革

在傳統營銷理論中,流量指的是地方大賣場或者交通樞紐等人流、客流最大的地方,價值最高,租金成本也最貴。但是現在很多這類場所的租金已經大大降低,因為很大一部分流量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流量的本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認為流量就是消費者的注意力,消費的本質沒有變,但是消費的決策、路徑、行為,都已經發生了變化。

對傳統營銷人來說,廣告宣傳的形式已經從單一的“我說你聽”變成了消費者不僅是信息接收的主體,還是分享、二次傳播的主體。消費者是否會主動進行產品相關信息的分享,是當下做傳播考慮的首要因素。信息傳播的方式改變,必然帶來零售場景和渠道的重構和碎片化。對渠道進行概括分類,我們將其歸納為天網、地網、人網。

做好新營銷:未來新營銷的變革


傳播成本在快速攀升,品牌商已經很難將信息高效傳遞給消費者。為什麼這麼說?過去傳統的營銷裡的三板斧:央視廣告+經銷+深分鋪貨。過去對於傳統營銷人來說,只要是全國人民都在看電視,品牌商的投入和產出成正比,央視廣告再貴都值得。

傳播和交易已經變成密不可分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在信息如此海量,渠道如此碎片的時代下,如果消費者“看到”,但不能立刻“得到”(下單購買),你的品牌信息很快會被海量信息稀釋掉。而且,你還要用不同的產品,通過不同的渠道內,去觸達不同的消費者,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的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需求。

做好新營銷:未來新營銷的變革

在供應鏈上,企業一定要從模擬信號變成數字信號,數字信號哪裡有?到處都有。B2B 的全程交易的數據,小店的畫像,渠道內的庫存週轉,阿里媽媽上各種各樣的消費者畫像,你可以通過各種各樣地手段篩選出你的用戶是誰,在哪裡,有什麼需求,興趣愛好是什麼,通過什麼方式購買等。

大眾的消費者雖然在變少,但還沒有消失。存量還是要守住,但是小眾、個性化需求出現,品牌商肯定是都要做的。不同的需求分別用短中尾商品,藉助短、長、中鏈來做。

總而言之一句話:找到消費者,發現需求,根據場景匹配產品,講好故事,做好傳播,引爆市場,再通過高效共享供應鏈,一鍵路由分發,把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這就是對未來新營銷、新渠道一些渠道變革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