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的視角 解讀“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7月31日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會,傳遞出“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

房價上漲”。

如何解讀這一政治信號呢,渝政君今天試著從一名普通公務員的視角來加以分析。

首先,為半年經濟工作會定調子

當下中國的政治在發展過程中,民主集中制度得到了非常徹底地貫徹執行。因此,多數人召開的會議往往強調民主和落實,真正解決問題,或者真正做出決策的會議,參與人數不多,但與會者個個都非常重要。中央層面就例如政治局會議、書記處會議等等。

所以,我們從今天19點左右人民網發佈的新聞通告來看,下半年的工作必將圍繞此次會議傳達的精神開展,隨後召開的會議必將是對其貫徹和落實。

其次,如何解讀時事類新聞

五千年文明古國傳承的人文文化對新中國的政治產生了諸多影響,表面的習慣容易改變,但深入骨髓的傳統仍舊堅固。

時事新聞我們不應該看他說了什麼,我們應該試著去解讀他沒有說什麼或者隱去了什麼內容。

比如說,過去我們常見的:“XX個省市貫徹學習了XX內容”。一般人可能覺得這樣的新聞沒有什麼價值,但實際深有內涵。“XX個”就意味著不是全部,所以那些未被納入“XX個”的地方,就得小心了,這是媒體在點名,告訴你該做的事還沒有做,這就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又比如,XX全會或重要會議召開之前,本應在鏡頭中出現的人員沒有出現,那麼這個人絕大多數可能是出了某些問題。具體大家可以看看渝市2017年的例子。

那麼此次政治局會議想要傳遞的內容又是什麼呢?中央從十九大以來一直強調的是“房主不炒,遏制房價快速上漲”。有何不同呢。

相信,大家一對比就能一目瞭然。是的,隱去了“快速”兩字,便能說明很大問題。

“遏制快速上漲”強調的是控制房價上漲的速度,這也是近一年來的調控政策的施政目標。

“遏制上漲”強調的是對房價漲跌方向上的選擇,那麼後續的政策相信也會發生較大的轉向。

最後,為何有此轉向

宏觀側面來說,消費數據下降,說明內需受阻。老百姓加大槓桿購買房子,掏空“六個”錢包,又何來錢消費。

在貿易戰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投資、出口、消費三架馬車存在偏科的大概率。因此,23號的國常會通過“放水”增強投資。

而此次政治局會議,第一項要求就是“財政政策要擴大內需”,第五要求是“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其目的就不言而喻,是為了推動消費。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其帶來的影響不光是對經濟層面的,更對政治、社會方方面面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當前經濟問題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將矛盾和焦點控制在經濟領域,是國家和老百姓的共同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