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成就最高的毛主席保鏢 為保主席安全 五十歲還學會了游泳

曾在某頭條號作家的文章中看到了這樣子的排名,那就是毛主席的保鏢中官職排名,最終結果是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中南海大內總管”汪東興後來官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屬正國級,為最高。

不過個人認為,在毛主席眾多“保鏢”中,成就最高的,還是當屬大將羅瑞卿。

他是成就最高的毛主席保鏢 為保主席安全 五十歲還學會了游泳

羅瑞卿是四川省南充市舞鳳鄉清泉壩人,1924年在張瀾創辦的南充中學讀書時參加愛國學生運動。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底考入在武漢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即黃埔軍校),參加過軍校討伐夏鬥寅的戰鬥,7月15日軍校被改編為張發奎部隊的教導團,8月2日,在準備率人去南昌支援起義的時候,被張發奎在九江繳械,他離隊回武漢尋找中共黨的組織。

1928年10月羅瑞卿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春羅瑞卿被派往閩西,組建和訓練游擊隊,任閩西紅軍第五十九團參謀長,率部配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開闢閩西蘇區。6月,隨部隊編入紅四軍,任支隊黨代表。

羅瑞卿正式給毛主席幹“保鏢”的工作是1932年在任第一軍團政治保衛局局長,長征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後,羅瑞卿又擔任了紅一方面軍的政治保衛局局長,這個職務就是專門負責保衛首長們的安全。

不過羅瑞卿主要的貢獻應該還是領兵作戰,並未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他是成就最高的毛主席保鏢 為保主席安全 五十歲還學會了游泳

羅瑞卿和蕭勁光合影

羅瑞卿大將是很能打戰的,在土地革命時期,第二次反圍剿戰爭中,他率部在龍岡戰鬥中與友鄰部隊以誘敵深入戰法,一舉全殲張輝瓚兩個旅和師部,並活捉敵軍前線總指揮兼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

之後又在東韶消滅該師一個多旅,俘敵3000餘人

1932年7月10日,羅瑞卿指揮紅四軍參加南雄、水口戰役,先後擊潰粵敵15個團。

抗日戰爭前期,羅瑞卿主要在抗日軍政大學工作,為抗日培養了不少的優秀將領,1940年5月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轉戰太行山區,參與了百團大戰的指揮和多次反“掃蕩”,在此期間,他總結抗日遊擊戰爭政治工作的經驗,撰寫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設上的一些問題》等多篇著作,為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建設做出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羅瑞卿歷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副書記、晉察冀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晉察冀野戰軍政委、華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二兵團(後改為第十九兵團)政委,參與指揮正太、石家莊戰役。在平津戰役中與楊得志等率部在新保安圍殲國民黨第三十五軍,對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起了重要作用。

1949年春羅瑞卿配合徐向前、彭德懷參與指揮太原戰役,此役我軍殲滅國民黨軍1個“綏靖”公署、2個兵團部、6個軍部、20個師,共斃傷俘13.5萬餘人。

而就在太原戰役指揮的前線中,羅瑞卿被毛主席招去了北平,要他出任公安部長。

當時在北平做公安工作是非常困難的,也是非常危險的,不死心的反動派時不時還派出飛機轟炸,殘留在北平城內的國民黨特務也非常多,加上我黨是新接手的北平城,民國留下的很多治安問題也急需解決。

1949年11月11日,羅瑞卿兼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長,毛主席問他對首都的治安工作如何開展,羅瑞卿只回答了三個字:穩、準、狠。

然後羅瑞卿通過鐵腕手段,讓北京城的治安為之一新,完美的完成了任務。

羅瑞卿陪伴毛賓席在軍隊觀察

之後羅瑞卿又曾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國家副總理,國防部副部長等職務,1961年11月兼任國防工業辦公室主任,他參與組織戰備,指揮海防和邊防作戰,組織領導尖端武器及常規武器的研製和生產。

也就是說羅瑞卿是幹了很多大事實事的大將,在這些方面,毛主席的其他保鏢是不如的。

而羅瑞卿也是一位忠誠的毛主席戰士,為了保護毛主席的安全,他可以說能付出一切。

1956年毛主席第一次遊長江,身為游泳健將的毛主席,在滾滾長江水裡那是“閒庭信步”,工作人員勸他休息,他都說還要再遊兩小時,因為對於他來說在水裡就是休息。可這卻急壞了在岸上的旱鴨子羅瑞卿。

從這後,羅瑞卿便下定決心要學會游泳,因為自己不陪著毛主席游泳,他就不放心,而當時他已經五十歲了。

文革時羅瑞卿受到了林彪集團的迫害,被迫跳樓造成“雙側多根肋骨骨折並雙下肢跟骨粉碎性骨折”。之後又被“監護”,直到1973年經毛澤東批准,被解除監護。1977年羅瑞卿重新復出工作,可是第二年在聯邦德國做完治療腿疾的手術後突發心肌梗塞逝世。8月5日 黨中央派專機將羅瑞卿的靈柩接回北京。鄧小平、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前往機場迎靈。

羅瑞卿的兒子曾回憶,1976年毛主席逝世時:“父親堅持不讓我們攙扶,他的雙腿剛剛能站立,拄著雙柺挪到毛澤東的遺體旁,久久地端詳著,泣不成聲。後來,他只要坐車經過天安門廣場,總要司機減慢車速,艱難地從座位上起身,朝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恭恭敬敬地行個軍禮。這不是演戲,是他發自內心的敬意。”(出自《我的父親羅瑞卿在“文革”前後》羅箭/口述 周海濱/整理 《 人民文摘 》(2011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