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我在基层做信访

在大家看来,信访工作很苦很累,难度很大。对信访工作人员而言,他们通过处理群众信访事项,把“理解”二字贯穿始终;在接待来访者中,将“真诚”二字永恒坚守,依靠理解和真诚,让信访群众的疑难问题“柳暗花明”,使改革产生的新矛盾“迎刃而解”!

今天,“我在基层做信访”栏目将继续向大家推荐我们的基层信访人员,记录信访工作人员的点点滴滴。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我们一起来回顾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李凤菊

西城区展览路街道百万庄东社区党委书记,2019年是她在社区工作的第20个年头了。

在忙碌、充实、乐观的心态下接触的家长里短、管的“闲”事真不少。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得“家长”更长,“里短”更短,“闲事”成为“贤事”,为消除隔阂、邻里守望,构建和谐社区,尽了自己的责任。多年来,管闲事、解难事,没少费心费力,但也真是乐在其中。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至今记得遇到的一件“闲”事有点不简单,让我既闲不住心,也闲不住口,更闲不住身,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与矛盾双方接触20多次,让即将出现的狂风暴雨烟消云散,双方矛盾化解、敌意消除。

O ^ ~ ^ O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张妹曾是赵姐的弟媳,当时张妹和赵姐的弟弟都是带着孩子再次组建的家庭,婚后张妹将自己女儿的户口迁到赵姐弟弟的户籍处,后因感情不和,张妹和赵姐的弟弟离了婚,而张妹母女俩的户口却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迁出。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2014年7月赵姐的弟弟突发疾病去世,在之后的日子里张妹因使用户口本之事多次与赵姐发生不愉快,于是,赵姐要求“已经与赵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的张妹母女必须将户口迁出”。而张妹的原迁出户籍地址因已拆迁,按规定只能迁出,不能迁入,她便以没有地方落户为由一直未迁户口。

2016年春节过后,张妹又提出了使用户口本的要求,赵姐和弟弟的儿子坚决不让用,并强烈要求她们母女必须将户口迁出。之后双方在短信、微信、电话中发生争执,互相埋怨、说起了狠话。赵姐在万般无奈下找到了我,声泪俱下地说:“我知道这种事不归社区管,你们也管不了迁户口的事,但是我实在没办法,我怕孩子一冲动真闹出事情来,菊子书记,拜托您一定要帮这个忙。”另一边张妹也找到我:“因为用户口本我们已经闹过多次不愉快了,这次是我要外出办事,必须而且紧急,不想和她家正面接触,无论如何您得帮帮忙,让我拿到户口本。”一边是坚决不给户口本,一边是不给用就不行!两边人的冲动和怒气可想而知。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经过了解,按规定张妹确实不符合迁移户口的要求,因为没有其他亲戚朋友可以接收,即使走诉讼程序,结果也不能使双方满意,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会进一步激化。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面对双方渴求的目光,面对赵姐无奈的叹息和张妹焦急的等待,我意识到不能凭经验办事,不能让条文束缚了手脚,我坚信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张妹的原迁出户籍地址和现在的户籍地址同属一个派出所管辖,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迁出与迁入的难度。经我与两人多次沟通,与管片民警、派出所所长反复沟通,分析利害关系,换位思考据理力争,最终派出所研究决定,本着切实解决两家人矛盾的原则,协调将张妹母女的户籍迁回到原迁出地。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事情到这一步前期工作基本办妥,只差到派出所办理手续了。因双方之前都曾放出狠话,为了避免双方到派出所迁移户口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事前我们又与两人和派出所做了耐心细致的沟通,在时间安排上予以错时安排。至此,困扰了双方一年多的家庭纠纷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次管的“闲事”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此,赵姐和侄子送来了锦旗,上书“为民办实事 帮民解忧愁”。

看到两家人满意的笑容,我心中也很是欣慰,京城的平安和谐有我一份贡献!

「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一个爱管“闲”事的社区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