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五章簡譯

古代善於掌控運用事物客觀運動規律的人,對世界客觀規律的認知、瞭解、探索、研究都非常全面,深不可測,捉摸不定。

就是因為他們不可琢磨,所以只能勉強對他們的樣子加以描述。

小心警慎得就像冬天在冰川上走路防摔;縮手縮腳得就像擔心生怕驚擾了隔壁四鄰;嚴肅拘謹得就像是到別人家串門做客;放開思緒就像冰雪融化一樣激流不斷;誠懇憨厚得樸實無華;知識淵博內心寬廣得就像孕育萬物的山谷;思維判斷高深莫測得無法琢磨。

誰能夠在混亂複雜的世界中總能冷靜穩重的保持清晰思路?誰能夠在安逸無聊的平常生活中總能冷靜穩重的不斷創新?

懂得掌控運用客觀運動規律的人,不注重為人處世的外在表現形式如何豐滿漂亮。

正是因為他們不去注重在意外在表現形式的樣式,所以他們始終能夠抓住事物原始固有的本質屬性特徵而在粗糙平凡環境中不斷進步創新!

這一章老子專門闡述“懂道之人”和普通百姓的區別。得道成功人士往往懂得並且重視遵守客觀規律的運作,而不去刻意追求運用運動規律所帶來各種身外之物的滿足和享受。來之則得,無之不求,順其自然,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可以另闢蹊徑。

這一章人們容易誤解的是末尾的“不欲盈”,很多人把它理解為不能驕傲自滿,不能自私自利,這不符合老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家哲學思想。這個“不欲盈”不是指不要獲取太滿或者裝滿了會不禮貌或不道德,而是指事物的屬性是用來獲取實際功能用途利益的,不是用來形式主義炫耀外貌特徵擺POS的。如果客觀規律運動指向的利益獲取者歸你所得,那麼你儘管去多多益善,來者不拒收入囊中好了。聖人貴腹不貴目才是老子要表達“不欲盈”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