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這個檔期,有兩部電影都拿到了8分以上的好成績,一部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阿米爾·汗出品的《神秘巨星》,另外一部則是在中國相對沒那麼大號召力,但其實得獎呼聲非常高的《奇蹟男孩》。

《奇蹟男孩》改編自同名的美國當紅小說,講得是一個因為基因缺陷導致面部畸形的男孩,五年級第一次去公立學校上學的故事。

因為《奇蹟男孩》的片花非常吸引我,又知道主演是完全看不出原本面貌來的影帝級正太雅各布·特倫布萊,我從幾個月前就非常期待這部電影了。

這是他本人: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這是他在電影中的樣子: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看完這部電影,你不得不感嘆,“天分”這樣東西就是實實在在存在於一部分人身上的,雅各布,一個如此貌美的小男孩,竟然可以將一個對外貌極其自卑的孩子,所有的喜怒哀樂完全表現出來,一蹙眉一頷首,都可以扎進觀眾的心裡。

如果說有些演員演戲是要靠生活經驗,那麼雅克布靠得可能就是上帝的禮物了。


作為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這部片的觀影過程真的是,只能用“哭到脫力”來形容。

跟很多從維婭 (Via)和外婆那段回憶開始哭的朋友們不一樣,我其實從看到奧吉(Auggie)一出場那副堅強又懂事的樣子開始就已經不行了。因為這立刻就挑動了極大的共情——讓我想起了那個因為青春期長痘痘,對初中入學那天感到壓力山大的自己。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爸爸在給奧吉做心理建設,他懂事地說:“收到”。

和很多惡意煽情的“催淚大片”不同,《奇蹟男孩》全程都透著一種暖意。就像很多觀眾感受到的那樣,它幾乎就是一部都市童話,裡面極少數的惡意只是浮光掠影,最終是為了襯托這裡面每一個人閃著光芒的善意。

而且相比於常見的傳記類電影,《奇蹟男孩》還進行了一些創新,雖然主角依然是五年級男孩奧吉,但電影卻通過分章節的形式進行了視角切換,一般傳記電影中只能被側寫的配角,忽然成為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者,並以他們的視角來推動劇情。

這種做法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更增加了這部電影的厚度,同時也創造了使感動加倍的意外感。

我個人非常喜歡關於維婭的那一段,而且我認為,維婭是整部電影裡最貼近現實的一個人。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維婭就是那個“隱形人”

維婭幾乎就是那種傳記中典型的隱形人,人們最先關注得都是那個“特別的主角”,然後是父母,然後很難很難地,才注意到“另一個孩子”。而在《奇蹟男孩》中,鏡頭第一次正面給了這個隱形人,然後人們第一次發現,她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也有她的喜怒哀樂。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這一幕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本片的第一個淚點

在一個非獨生子女的家庭裡,爭奪父母的寵愛幾乎就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態,但是對於維婭這樣的孩子來說,情況還要更復雜一點。因為“爭寵”這件事是不被允許的,而更重要的是,她自己不忍心做出這樣的舉動。她也深愛她的弟弟,她也深知他的苦痛,所以她接受和認同他會得到更多的關愛,但另外一方面,她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同樣也渴望父母的一點注目。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她也很愛弟弟

所以當維婭回憶中的外婆,對她說出:“你是我最愛的孩子”的時候,這一定是這個常常被忽略的姑娘心目中,一句最渴望聽到,卻又從來不敢奢求的話語。

除了維婭之外,這部電影裡的每個角色,身上都有著現實人生的縮影,無論是因為容貌特殊而自卑的奧吉,被父母忽略又被好友忽然冷落的維婭,暗暗羨慕好友家庭美滿的米蘭達,家境貧寒又被同輩壓力逼迫而違背本心的傑克·威爾......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傑克·威爾也是個暖萌的小少年

而電影裡的他們,的確是幸運的,他們在片中都得到了來自外界的巨大善意,而他們自己,也同樣是構成這些善意的一部分。誰能說,自己不渴望這樣的世界,不渴望這樣的人生呢?

是的,生而為人,從不容易,而彼此之間的一點點善意,或許就會讓每個人都變得容易那麼一點點。

《奇蹟男孩》也許不是真的,但人們對善意的渴望卻是真的

正因為我們都明白這一點,渴望這一點,所以,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這個現實童話,才能深深地打動所有人。

正如電影里老師在新學期分享的那句箴言,善良是一種選擇。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善意,何不也選擇給予一點點善意,讓這個世界在某一個小小的角度,能夠看上去美好一點。

這大概就是這部溫暖的電影,給予我最大的啟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