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交際?24個情境測試你是否有社交恐懼症

逃避交際?24個情境測試你是否有社交恐懼症

「願你和家人生活得更美好」

社交恐懼症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很少有人對其特徵、診斷、影響有所瞭解。社交恐懼症也稱社交焦慮症(SAD),其特徵是在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中的產生恐懼感,並導致一定程度的痛苦和日常生活中某些相關能力的受損。

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會擔心來自其他人的負面評價、害怕受到關注、擔心尷尬或受到羞辱的情況等。除了情緒上的焦慮、害怕、痛苦等反應,還會有一些生理症狀如臉紅、多汗、震顫、心悸、噁心等,並表現出口吃或不自主的語速加快。

SAD的產生原因

導致社交恐懼症(SAD)的原因有很多種,包括遺傳、社交體驗、文化影響、物質作用、心理因素等,患者通常同時佔有多項原因。

社交體驗:

被診斷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中,約有50%經歷過特定的心理創傷或羞辱性社交事件。例如校園欺凌、社會身份歧視等,一些疾病患者如傳染病、癌症化療患者也可能由於社會隔離或外表的變化而產生極差的社交體驗,這都可能成為SAD的誘發因素。

逃避交際?24個情境測試你是否有社交恐懼症

文化影響:

文化、教育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觀念形成。例如兒童在成長中接受的教育使其更注重他人的看法,或是對社會有害羞和迴避的態度,也可能會增加社交恐懼症的風險。

物質作用:

有些人可以通過飲酒對社交恐懼進行抑制,事實證明這是有短暫效果的,但也很可能發展為酗酒並加劇社交恐懼症狀,或在戒酒期間出現戒斷症狀。苯二氮卓類藥物也被用於短期治療焦慮,但在長期使用或戒斷期間也會加劇社交恐懼症狀。

心理因素:

一些心理因素是基於個性或不良經歷而形成的,並在一些社交條件下被激活並表現出自我否定、消極判斷(例如“如果我展示自己,我將被拒絕”)等。心理因素可以通過認知行為療法有效地改善。

遺傳:

研究發現,如果父母患有任何類型的焦慮症或抑鬱症,那麼子女患焦慮症或社交恐懼症的風險會增加2至3倍。關於遺傳影響暫時沒有確切的依據,這也可能與父母行為對子女的影響有關。

逃避交際?24個情境測試你是否有社交恐懼症

LSAS自測量表

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 LSAS)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家 Michael Liebowitz 於1987年編制的自測量表,

是目前最有效社交恐懼症自測評估工具,測試結果與臨床診斷有較高的一致性。

LSAS包含24個情境,測試者需要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對每個情境描述中自己的恐懼和迴避程度打分,如果未經歷過同樣情境,則設想自己在類似情境中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逃避交際?24個情境測試你是否有社交恐懼症

總分數為144分,累加計算得到自己的分數:

0~30分:無社交恐懼症

31~60分:輕度社交恐懼症,需適當調整心理

61~90分:中度社交恐懼症,建議諮詢心理醫生

91~144分:重度社交恐懼症,請儘快向專家諮詢進行診斷和治療

用於治療焦慮症的認知行為療法、接納與承諾療法、藥物療法同樣對社交恐懼症有效,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於有嚴重社交恐懼症的患者,可能不願意進行心理諮詢,還須家庭成員予以勸導和鼓勵,儘快接受治療。

持續關注我們,瞭解護理知識,與其他家庭照顧者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